位于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州素有“国家粮仓”之称,广袤肥沃的土地使其成为玉米和大豆的重要产区。然而,随着美国政府推行一系列加征关税的贸易政策,这一传统农业重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华社记者在当地实地走访发现,农户普遍感受到经营压力加剧,期盼稳定、互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艾奥瓦州拥有超过8.6万个家庭农场,其玉米和大豆产量与出口量常年位居全美前列。然而近年来,受高通胀、生产成本上升以及贸易关系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民利润不断被压缩,部分农户甚至陷入亏损。佩利特一家是当地典型的农业从业者,他们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当前的艰难处境。凯尔·佩利特是农机巨头约翰迪尔公司的销售代表,他介绍称,每英亩土地的年投入成本在600至800美元之间,而目前玉米和大豆的市场价格已逼近盈亏平衡点。按照每蒲式耳4美元的玉米和10美元的大豆价格计算,农户的盈利空间微乎其微。
  凯尔的爷爷比尔·佩利特经营着1700英亩耕地,他表示今年秋季交货的大豆价格仅为每蒲式耳9.75至10美元,这已是多数农场能够维持不亏的底线。对于那些在过去几年高价购入土地的农户而言,种植大豆几乎无利可图,甚至连玉米的收益也十分有限。艾奥瓦州大豆协会市场部高级主任格兰特·金伯利指出,大豆价格至少需要达到每蒲式耳10美元以上,玉米则需突破5美元,才能真正实现盈利。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政策对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打击。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大豆总产量接近1.2亿吨,其中约一半出口依赖中国市场。中美贸易摩擦导致近几个月对华大豆出口几近停滞,直接冲击了美国农户的收入预期。春播期间,许多农民仍在犹豫该多种玉米还是大豆,面对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决策变得更加艰难。凯尔表示,大豆是受关税政策影响最明显的作物之一,现货价格剧烈波动让农户难以安心种植。
  为了应对风险,不少农户选择减少大豆播种面积,转而增加玉米种植比例。金伯利家今年的播种面积达4000英亩,最终决定以玉米为主。另一名农户拉文·格里菲翁则坦言,虽然意识到大豆价格可能受关税影响下跌,但由于种子已采购、耕地已完成,调整空间非常有限。与此同时,农业机械销量大幅下滑,同比降幅高达40%至60%。佩利特指出,农民减少了对新设备的投资,二手农机也开始打折促销,反映出农业经济的低迷现状。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农民们普遍呼吁改善贸易关系。由于美国农业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化肥及中间产品,现行关税政策不仅影响出口收入,还可能进一步推高明年的生产成本。金伯利曾多次访华,他强调美中应加强对话、寻求解决方案,恢复正常的贸易往来。他的父亲瑞克·金伯利则回忆起与中国农业界长达40余年的合作关系,希望双方能继续维持自由开放的农产品贸易体系。比尔·佩利特也希望中美能够在进出口领域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格里菲翁直言过高的关税税率“荒谬至极”,并呼吁政策制定者尽快作出调整,为农业发展营造更加稳定的外部环境。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