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全国生猪价格继续保持稳中微调的走势,整体市场仍处于震荡筑底阶段。根据最新监测数据,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04元/公斤,较前一日小幅下跌0.01元/公斤,同比跌幅扩大至26.7%。从区域分布来看,北方市场普遍面临较大压力,东北、华北等地的标猪价格出现小幅回落;而南方地区则相对稳定,广东、福建等消费核心区域的价格尚未跌破成本线,成为当前市场的“价格高地”。
  供应端的压力仍是当前市场的核心问题。去年下半年母猪存栏量的回升以及年初仔猪数量的增加,导致今年6-7月份适重标猪的供应持续上升,理论出栏量环比增长2.8%。同时,头部猪企如牧原、温氏等维持较高的出栏节奏,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供给。以河南为例,110-125公斤生猪价格已下降0.05元/公斤。此外,北方二次育肥比例超过35%,但由于屠宰企业对高价标猪接受度较低,市场上出现了“压栏惜售”与“降价出栏”并存的局面,供需错配现象显著加剧了价格波动。
  在消费需求方面,季节性疲软特征明显,高温天气抑制了居民的猪肉消费意愿,白条肉走货量偏弱,屠宰企业的鲜销率不足60%。与此同时,鸡蛋等替代蛋白价格的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使得猪肉消费呈现“淡季更淡”的趋势。市场情绪也出现分化:散户因养殖成本高企而惜售情绪增强,但集团企业的降价出栏行为形成压制,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明减暗增”的隐性供应现象,进一步拉低了市场预期。
  区域间的价格差异十分显著。东北地区的吉林等地由于集团猪场降价叠加散户积极出栏,标猪价格已跌至13.4-13.8元/公斤;华北地区(北京、河北)受屠宰企业压价影响,标猪成交清淡,价格维持在13.5-13.9元/公斤之间;华东地区的山东、江苏虽有二次育肥短期内截留部分标猪,提供一定支撑,但整体需求疲软,价格仅勉强稳定在14.0-14.3元/公斤;相比之下,华南、福建等消费区因需求较为平稳,价格尚未跌破成本线,其中广东温氏等企业报价维持在14.6-15.3元/公斤,成为当前市场的价格支撑点。
  从短期来看,生猪市场仍将维持震荡磨底的状态。6月下旬正值端午节后的需求低谷期,叠加集团场出栏的惯性,猪价可能再次下探,预计最低或触及13.5元/公斤附近。中期来看,转折点可能出现在8月前后,随着中秋备货启动和前期压栏生猪逐步出清,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猪价或将回升至14.5-15.0元/公斤区间。然而,受产能基数制约,涨幅将相对有限。
  对于养殖端而言,当前最需关注的是出栏节奏与成本控制。建议养殖户避免过度压栏,特别是将生猪体重养到270斤以上,应逢高顺势出栏,以降低风险;同时可关注北方地区400元/头左右的低价仔猪窗口期,提前锁定养殖成本;另外还需优化育肥技术,力争将完全成本控制在15元/公斤以下,以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调控和疫病风险依然是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政府启动冻品抛储或大量二次育肥集中出栏,可能会引发价格超预期下跌;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也容易诱发猪病,养殖场需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目前市场正处于供需再平衡的关键时期,理性看待价格波动、避免盲目跟风压栏,密切关注屠宰企业开工率及大型猪企出栏节奏,将是养殖户应对震荡市的最佳策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