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接近尾声,国内生猪市场经历了一轮波动调整。月初,标猪价格一度出现小幅上涨,但在端午假期后,受节日利好效应有限及集团猪企出栏节奏加快的影响,猪价迅速回落。加之政策调控和高温天气导致消费疲软,生猪价格在6月9日跌至月内低点13.91元/公斤。不过,进入中下旬后,多重利好因素推动猪价逐步回升,截至近日,标猪价格已反弹至每公斤14.5元左右。
从整体走势来看,尽管月内价格有所波动,但整体涨跌幅相对有限,市场仍处于底部盘整阶段。主流分析机构普遍认为,6月份猪价难以形成明显的趋势性拐点,更多呈现“磨底”状态。月初价格为14.33元/公斤,最低触及13.91元/公斤,目前回升至14.5元/公斤,反映出市场在供需博弈中的拉锯局面。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当前生猪市场呈现出“双减”格局,即需求端和供应端均出现下降趋势,但养殖端仍掌握一定主动权。在消费需求方面,由于气温升高,居民饮食趋于清淡,猪肉消费动力不足,替代效应明显增强。此外,南北地区大中院校陆续放假,学校食堂采购减少,叠加屠宰企业入库积极性不高,整体肉类交易以鲜品为主,样本屠企开工率已降至27.4%左右,反映出终端需求偏弱。
供应端则呈现阶段性收紧态势。一方面,临近月末,养殖户出栏计划减少,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增量出栏意愿不强,且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本月集团猪企整体出栏量环比减少0.48%。另一方面,市场二次育肥现象增加,尤其在北方多地,屠企收购难度加大。同时,部分头部企业通过缩量拉涨、适重猪源“内销”增多等方式进一步减少了市场流通量,社会面生猪供应节奏放缓。
在供需双重因素影响下,屠企提价收猪的现象逐渐显现。据最新报价,6月28日外三元标猪均价已升至14.61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11元,全国大部分地区猪价延续上涨趋势。未来猪价走势将主要取决于供需两端情绪的变化以及终端消费的恢复情况,预计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偏强格局。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