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连续式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猪场对高效、安全、可控生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具有工业化特征的“母猪批次化生产”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该模式起源于“批次分娩”,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实现母猪发情周期同步化、同期发情、同步排卵、定时输精以及同步分娩等关键环节的精准调控,从而推动猪场实现生长猪的“全进全出”批次化管理。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该技术体系在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疫病传播风险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根据时间间隔的不同,母猪批次化生产主要分为1周批、2周批、3周批、4周批、5周批等整周批次和9天、11天、18天、36天等非整周批次模式。不同批次模式各有特点,但共同目标是提高猪群健康管理水平,确保各批次间无交叉感染,同时提升猪只免疫水平、营养状态及出栏整齐度。批次化生产并非单一技术,而是一套涵盖繁殖调控、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技术体系,其核心在于利用激素调控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繁殖过程的精准同步。
  在批次化生产中,母猪定时输精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烯丙孕素作为实现发情周期同步化的主要激素,广泛应用于当前批次化生产体系中。然而,传统剂型存在使用不便、成本高以及不利于生物安全防控等问题。例如,在北方冬季,内服液易因低温凝固导致给药不均,影响同步效果;此外,采用连续饲喂器直接投喂的方式也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2023年,新型剂型如片剂、胶囊、乳剂和栓剂的研发上市,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还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为非洲猪瘟防控背景下的批次化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甾体激素外,非甾体激素诱导技术也在不断探索之中。2023年,巴西贝洛塔斯联邦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促性腺激素与前列腺素组合的新方法。通过在特定时间节点注射eCG(马属动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有效延长黄体期,实现母猪发情周期同步化。尽管部分方案对产仔性能略有影响,但经优化后仍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在促进卵泡发育方面表现优异,但在配种后需适当补充烯丙孕素以维持孕酮水平,从而提升受胎率。
  在同步排卵方面,布舍瑞林作为一种新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已被证实能有效诱导母猪集中排卵。研究表明,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布舍瑞林安全性良好,且结合PMSG使用可在断奶后第五天实施单次输精,获得良好的繁殖性能。与此同时,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也为批次化生产提供了新思路——KP-10肽类激素被证实可通过激活GnRH神经元,调节促性腺激素分泌,从而实现定时排卵控制。这些进展为建立更为高效的单次定时输精体系奠定了基础。
  准确判断排卵时间对于提高配种效率至关重要。传统方法如B超监测和子宫黏液阻力检测虽有效,但操作复杂、耗时长,且易造成交叉感染。近年来,红外热像仪等非接触式技术的应用为实时监测母猪外阴温度变化提供了可能。研究表明,排卵前24至12小时外阴皮肤温度会明显下降,这一现象可用于预测最佳配种时机。此外,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技术的融合,也为自动化发情监测开辟了新路径。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及密苏里大学的研究团队分别从基因表达、唾液蛋白组学和机器人成像角度开展了深入探索,为智能发情鉴定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积累。
  在配种同步化方面,深部输精技术因其能够快速将精子输送至子宫体而被广泛应用,大幅缩短了人工输精的时间窗口,提高了受胎率。与此同时,公猪精液质量的精准评估也成为关注焦点。混精虽然降低了个体差异的影响,但也掩盖了低生育力公猪的问题。为此,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识别系统正在兴起,旨在高效追踪优质公猪个体,提升遗传资源利用率。此外,远距离运输条件下的精液保存技术也取得突破,新型包装结构与减震系统可有效保护精子活性,保障批次化生产的稳定性。
  分娩同步化同样是批次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夜间分娩带来的管理难题和降低仔猪死亡率,常采用PGF类似物进行诱导分娩。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烯丙孕素有助于稳定子宫环境,预防早产发生。研究表明,10%左右的母猪会在妊娠113天前分娩,此类早产往往伴随初生重低、死胎率高及哺乳期死亡率上升等问题,因此科学干预分娩时间对提高仔猪存活率意义重大。
  为适应日益复杂的批次化生产管理需求,相关软件工具也逐步完善。2023年,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的“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e软件”正式发布并上线微信小程序平台,为养殖场在制定批次计划、计算参数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支持。此外,国内多家企业也推出了相应的生产导入工具,帮助用户更科学地选择适合自身规模与条件的生产模式,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