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全球形势变幻莫测、国内猪周期波动难料,随着集团猪企集中释放产能,行业普遍认为今年的生猪养殖行情将不如2024年,而饲料价格又在春节后突然开启多轮上涨,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增效降本”的行业大潮还在推进,但已经开始进入深水区,更多挑战逐渐浮出水面。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呼之欲出——行业竞争已进入精细化管理竞争阶段。养殖户该如何破局?
产能过剩风险大,猪价或承压下行
猪价主要受供需关系影响,由于当前消费需求疲软,需要重点关注养殖端的产能情况。最新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
一方面,生猪产能过剩风险将长期存在。从2024年5月起,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25年1月的最新数据仍有4062万头。可以看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长期保持在4000万头左右的高位,接近4095万头(3900万的105%)的绿色合理区间上限。这意味着市场供应压力在短期内难以缓解,行业利润仍将处于偏低水平。
另一方面,集团猪企还在集中释放产能。母猪存栏方面,不少巨头都表示2025年将通过提升满负荷率等方式,继续增加能繁母猪;新建猪场方面,仅2月份来看,就有6家猪企的大型猪场竣工投产,合计新增年产能超100万头……巨头们依然在“卷”产能,行业竞争加剧。
综上所述,再叠加行业养殖成绩和效率的提升,2025年生猪市场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农业农村部官方因此预警:全年猪价重心将有所下移。
实际上,由于供需失衡,从2024年9月到2025年2月,全国猪价已出现“6连降”,如今一直在7元/斤浮动。对于部分猪场和养殖户来说,这一价格已经贴近成本线。若后续猪价继续承压下行,不排除出现阶段性亏损行情。
饲料价格变化快,降本之路有阻碍
因猪周期具有波动性,“降本”一直被行业视为重中之重。但就在今年春节之后,行业的“降本”大潮也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阻碍:饲料原料价格的猛然上涨。
先是从2中旬开始,因国际环境变化导致到港大豆减少,国内豆粕价格一度要冲破4000元/吨的大关。随后,玉米价格也有了抬头的趋势。
截至2月28日,全国豆粕均价较年初上涨25.56%,全国玉米均价较年初上涨5.49%——随着主要原料价格的大幅提升,各大饲料企业掀起涨价潮,到3月份已持续涨价3-4轮,每轮都上涨50-300元/吨。
饲料成本在整个生猪养殖成本中约占50-70%,而近期饲料价格的多轮上涨,无疑将在成本端进一步压缩养殖户的盈利空间。
尤其自3月以来,外部环境变化剧烈,给饲料原料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像此前一味寄希望于饲料价格处在低位,从而推动降本的路子,或许已经走不通了。
养殖户破局:需深入挖掘“增效降本”新潜能
当供大于求导致猪价下滑,当饲料价格上涨导致降本受阻,当下以及未来的“增效降本”无疑需要更加走深、走细、走实。
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就是如何在养殖全流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提升方案,从营养、健康、管理、效率等环节入手,加强精细化管理和运营,从而进一步挖掘“增效降本”的新潜能。
比如进一步提升PSY水平——作为衡量养殖效率的核心指标,有助于不断增强猪场在低价周期中的抗风险能力。PSY30+,也因此成为许多猪场为之努力的目标!
在养殖户纷纷寻求破局的当下,作为全球领先的动物营养公司,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于2025年2月在业内发起“冲刺PSY30+春耕行动”,倾力打造“携手嘉吉挑战36-5,无惧低猪价”活动主题。
其中,36指PSY36,5指5元综合价值,“36-5”组合起来,旨在通过提升母猪生产性能和降低养殖成本,帮助养殖户即便在低猪价市场中也能保持高竞争力,“无论行情如何波动,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立足于此次“春耕行动”,嘉吉面向全国招募有志于迈进PSY30+、达成5元养猪综合价值的养殖先锋。即刻报名加入,嘉吉将通过五大核心抓手——精准营养、精准管理、健康管理、种猪联盟和赋能培训,为您精准定制并执行专属PSY提升方案,让PSY30+不再遥不可及!
文章来源:养猪信息网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