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国批发市场猪肉价格呈现环比下跌但同比上涨的趋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9.19点,较上周略有上升,但比去年同期下降7.48个点。重点监测的畜禽产品中,猪肉和羊肉价格有所下跌,而牛肉、鸡蛋和白条鸡的价格则出现小幅上涨。其中,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0.72元,环比下跌0.3%,但同比仍上涨3.0%。
  近期,东北等地区的二次育肥逐渐进场,对猪价形成了托底支撑。截至3月14日,全国生猪销售均价为14.57元/公斤,环比上周上涨0.83%,东北地区猪价涨幅尤为显著,主要原因是二育持续进场导致猪源相对紧张。然而,需求端表现较为疲软,样本企业日均生猪屠宰量环比下降0.09万头。此外,标肥价差收窄至0.58元/公斤,表明二育进场节奏有所放缓。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的二育积极性较高,但各地二育栏位利用率不足50%,补栏空间仍然较大。
  本周生猪价格环比上涨1%,达到14.64元/公斤。根据涌益咨询数据,全国90公斤以内生猪出栏占比维持低位,50公斤二元母猪价格连续三周持平,同比上升5.8%。规模场15公斤仔猪出栏价大幅上涨7.9%。同时,生猪出栏均重升至127.92公斤,较去年高4.42公斤。尽管如此,补栏积极性依然疲弱,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仅增长2.2%,而2025年1月该数据环比下降0.39%。
  商品猪出栏均重的持续提升为短期猪价提供了支撑。截至3月14日,全国商品猪价格为14.57元/公斤,周环比上涨0.48%。15公斤仔猪价格为39.77元/公斤,周环比上涨3.89%。生猪养殖利润方面,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亏损扩大,自繁自养养殖利润略有改善。由于屠宰场准备储备肉以及进口关税扰动,冻品库容率抬升进一步支撑了猪价。不过,从产能数据来看,预计后续生猪产能逐步增加,累库对猪价的支撑在出库过程中将带来压力。
  综合来看,预计近期猪价或呈季节性走弱趋势,行业可能再度进入亏损状态。本周猪价震荡,仔猪价格小幅反弹,但实际补栏较少。供应端,生猪出栏均重已连续增长6周,大猪出栏进程或将加速;需求端,终端消费需求未见明显好转。此外,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饲料成本上行,行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未来一周,全国行情可能呈现降后微涨再下降态势,供需面仍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现货价格或维持偏弱震荡格局。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