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媒彭博社的报道,数百家美国肉类加工厂的对华出口资格即将在下周到期。这可能导致价值超过30亿美元的美国牛肉、猪肉和家禽对华出口受到影响。这些工厂包括JBS SA、泰森食品公司、嘉吉公司以及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等,都是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重要参与者。如果这一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其影响可能比中国对美猪肉加征10%关税的影响更为深远。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是美国肉类的第二大进口市场,仅次于墨西哥。然而,目前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USMEF)发言人舒勒透露,美国农业部尚未从中国方面获得关于注册更新问题的明确回应。作为代表美国牛肉、猪肉和羊肉行业的机构,舒勒表示,由于需要进行资质更新的工厂数量庞大,当前形势非常严峻。此外,全球农食品市场研究公司Global AgriTrends的创始合伙人布雷特·斯图尔特警告称,若资质无法更新,美国可能会面临全面的出口限制。
早在今年2月,美国农业部已向中方请求延长相关肉类工厂的注册有效期。然而,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显示,几十家工厂的注册在今年2月已经失效。具体来看,包括4家牛肉、7家乳制品、2家猪肉和71家家禽出口企业的注册状态被标记为“超期”。同时,还有数百家美国企业的注册有效期将在今年3月和4月到期,但中方至今未对续期请求作出回应。
回顾近期中美贸易动态,3月初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随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宣布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鸡肉等29项商品被加征15%关税,而猪肉等711项商品则被加征10%关税。尽管如此,美国最大猪肉加工商史密斯菲尔德(Smithfield Foods)首席执行官Shane Smith仍认为,中国仍是其内脏产品的主要市场。他指出,虽然关税增加会带来一定复杂性,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依然显著。
此次事件凸显了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敏感性和复杂性。一方面,美国肉类出口商正面临对华出口资质到期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在不断升级。未来,双方如何通过对话与合作化解分歧,将是决定中美贸易关系走向的关键。同时,这也提醒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应更加注重规则的透明性和政策的稳定性,以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损失。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