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量继续增加,但增幅较1月份有所收窄。这一变化主要源于不同规模养殖企业在市场预期方面的分歧。当前养殖行业的盈利空间被压缩,各规模企业可能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大型企业稳健扩产,中型企业则转向短线养殖。这种趋势可能导致规模养殖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猪供应减少,为中小散户提供差异化养殖的机会。
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2月份样本养殖企业的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环比均呈现增长态势。然而,从不同规模的养殖场来看,中型养殖场与大型集团场的存栏走势出现了背离。具体表现为中型企业的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由1月份的增加转为下滑。
对于中型养殖场而言,2月份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回溯至4-5个月前,中型企业的能繁母猪存栏增幅较小,甚至在部分时段出现减产,加之1月份淡季减少了仔猪投苗数量;春节前,中型养殖场集中出栏,后续补栏意愿较低,导致2月末生猪存栏下滑。其二,当前养殖利润空间缩小,叠加对未来市场的悲观预期以及成本和疫病防控的压力,部分中型企业选择缩减产能规划,从而导致能繁母猪存栏下降。
相比之下,大型规模场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在2月份均呈现环比增长趋势。从生猪存栏角度来看,大型规模场的2024年能繁母猪存栏逐步恢复,2月份仍处于产能释放阶段;此外,节前集团场未能完全减重,因此生猪存栏量继续增加。而从能繁母猪存栏角度看,大型规模场在成本控制和疫病防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目前仍处于盈利状态,企业仍在稳步扩充产能,推动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
展望3月份,不同规模养殖企业的策略差异可能进一步显现。对于中型养殖场来说,鉴于当前猪价低位运行,部分企业或继续进行二次育肥操作,但由于饲料成本上升,补栏热情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调研显示,中小养殖户普遍看好7-8月份的生猪行情,且当前温和的气温有利于仔猪成活。预计3月份中型养殖场的二次育肥和仔猪补栏将逐步增加,生猪存栏量可能恢复增长。然而,由于对未来较长周期的市场预期不足,中型养殖场或继续减少能繁母猪的补栏,导致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可能进一步下降。
对于大型规模场而言,根据生猪繁育周期推算,预计3月份仍将处于产能释放周期。由于2月份的出栏计划未能完成,部分出栏将推迟至3月份,这可能导致肥猪存栏量继续增加。目前,大型规模场仍处于盈利状态,部分企业可能继续选择稳健扩充产能。同时,由于当前仔猪价格高位运行,大型规模场主动淘汰母猪的可能性较低,预计3月份的能繁母猪存栏将进一步增加。
综合来看,短期内中型养殖企业可能继续增加短期操作并减少长期补栏,导致生猪存栏量恢复增长,而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少。相比之下,大型养殖企业可能维持常规性的产能补充,使得能繁母猪存栏量再度增加,生猪存栏量在后期随之继续释放。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小散户逐渐退出市场,头部企业的占比将持续增加,大体重猪源供应可能出现一定缺口,下游屠宰端收购大猪的难度或将加大。这对中小散户而言,是一个通过差异化养殖获取竞争优势的机会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