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第一周全国生猪价格为每公斤15.47元。自2024年8月份第三周达到阶段性高点20.92元/公斤后,猪价开始逐步回落,累计跌幅达26.1%。猪价为何再次探底?行业盈亏状况如何?未来市场走势又将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近半年来猪价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形势的变化。自2024年6月起,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持续增长,到9月份以后,生猪供应量迅速增加。今年1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到了3816万头,同比增长2.4%。从消费端来看,春节过后至三四月份属于全年消费需求的低谷期,而供给量却仍处于高位,因此导致猪价自2024年9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后开始回落。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3月份第一周日均上市白条猪数量达到1756.57头,较去年同期增长24.53%,表明市场供应充足。
当前猪价已再次接近近几年的低点,那么生猪养殖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呢?朱增勇指出,今年2月国内生猪养殖场每出栏一头标准体重生猪平均盈利约100元,但到3月下降至50元左右。尽管盈利水平大幅下滑,但生猪养殖仍然保持微利状态。这一结果主要得益于饲料价格的大幅回落以及全行业生猪养殖效率的提升。具体来看,玉米和豆粕的价格分别较历史高点下跌了24.3%和36.5%。同时,每头能繁母猪提供的有效仔猪数较一年前增加了0.5至1头,使得生猪生产成本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近期我国决定对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猪肉及饲料增加关税,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此举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有限。我国每年消费生猪约7亿头,主要依赖国内养殖,进口猪肉占比很小。即使进口量减少,也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显著冲击。此外,玉米和豆粕等饲料的进口可以由南美等其他主产地替代,因此关税调整对国内饲料价格的影响也较为有限。朱增勇进一步指出,2024年我国共进口猪肉107万吨,其中自美国进口仅7.31万吨,同比下降40.3%,占进口总量的比重仅为6.8%。进口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支撑国内猪价。
对于后市走势,朱增勇表示,上半年无论是中大猪存栏还是新生仔猪数量,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生猪供给充足,而消费需求总体处于低位,因此预计猪价将以弱势震荡为主。然而,随着下半年消费需求的季节性增长,猪价有望出现温和反弹。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并进一步降本增效,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集团董秘秦军透露,公司将加大在生猪育种、疾病防控、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以巩固和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