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晚间,天康生物(002100)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的“甘肃天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30万头仔猪繁育及20万头生猪育肥建设项目”。根据公告内容,该项目剩余的募集资金50104.93万元(包含利息收入,具体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银行专户实际余额为准)将转入公司一般银行账户,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天康生物表示,由于生猪市场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项目的投资收益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继续推进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
近年来,包括牧原、温氏、唐人神、金新农、东瑞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宣布终止生猪养殖项目。这一现象表明,养猪业“跑马圈地”的扩张时代已经结束,行业正在进入更加理性和高效的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养猪业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当前我国养猪业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化趋势。据专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集中度将突破50%。未来的养猪业或将形成“超级巨头+区域性龙头”的两级分化格局。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技术和资本优势,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而区域性龙头企业则通过深耕本地资源和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这种格局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还将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
技术变革正成为推动养猪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养猪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AI饲喂系统能够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精准投喂饲料,从而降低10%-15%的饲料成本;疾病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前48小时识别疫病风险,为防控争取宝贵时间;环境调控技术通过智能设备自动调节猪舍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有效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养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部分大型企业开始向高附加值领域迈进。一些企业注重品牌建设,推出高端猪肉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还有一些企业则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肉制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业务,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积极寻求合作模式创新,如采用“公司+农户”模式,与龙头企业合作,共享技术、渠道和市场资源。此外,还有部分中小企业联合组建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饲料、共享销售渠道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创新的协作模式涌现,推动养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养猪产业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规模大小,而是技术、资本与生态链整合能力的全方位较量。企业唯有主动拥抱变革,积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发展趋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推动集团猪企和规模猪场发掘经营管理能力,链接更多优势资源,猪好多网计划于2025年3月28-29日在江西南昌举办“2025集团猪企与规模猪场<成本-经营-管理>养猪产业峰会”。本次大会将以“聚焦经营·智驭未来”为主题,围绕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成本优化、提质增效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行业提供经验和智慧的分享平台。同时,峰会期间还将举办“猪好多网2025生猪产业‘种猪&仔猪供需创享’购销对接会”,为规模猪场搭建资源共享共赢平台,助力其提前谋划2025年的发展目标。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