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民营企业应当专注于主营业务,做强实业。他指出,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养殖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为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将切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及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对此,秦英林表示,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致力于打造公平、有保障的营商环境的决心。他建议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使民营企业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主营业务中,推动实业发展。
  在谈及企业家精神时,秦英林认为,真正的企业家需要具备敢想敢干、敢于冒险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内蕴藏着巨大的机会。然而,创新并非一帆风顺。他提到,牧原在研发智能环控系统时,曾因两个参数的微小失误,在两年半内损失了120亿元。为了鼓励创新,牧原内部建立了一套机制,明确规定在创新过程中犯错的员工不会被追究旧账,以此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确保企业能够与时俱进地发展。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重塑传统产业格局的大趋势下,中国企业正在从“跟跑”逐步迈向“并跑”。秦英林自信地表示:“智能化时代,我们更有机遇。”他介绍,牧原已成功开发出创新性的空气过滤猪舍,实现了水、料、气的智能管理。同时,巡检机器人可以24小时监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还能实时观察猪的健康状况。这些技术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显著优势。
  尽管如此,秦英林坦言,一些复杂的劳动仍需进一步突破。例如,给小猪打针、喂奶等工作目前仍然依赖人工完成。他设想未来可能会通过人形机器人或多功能智能装备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彻底解放人力,让人们能够在更舒适、体面的环境中工作。
  多年来,秦英林始终关注生猪产业的发展。过去七年里,他共提交了60项行业建议,其中多项已被采纳。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他的建议主要聚焦于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持续推进养猪业的智能化发展,赋能生猪产业成为现代化产业;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构建科学的种猪育种体系;加强猪病净化工作;以及推广全价日粮,实现营养平衡、节粮增效和低碳减排的目标。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