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起,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中国将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猪肉和牛肉的关税将上调10%。这一调整预计将进一步缩小进口猪肉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为国内养猪企业提供更多市场空间。尽管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猪肉量仅占进口总量的6.54%,但随着国内生猪行业的艰难磨底阶段延续,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策略。
  2024年全国生猪出栏量达到70256万头,较2023年减少了约2400万头。然而,产量下降并未带来显著的价格回升。2024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一度走高,但下半年再次回落,进入2025年后,生猪价格仍面临较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各大上市猪企纷纷将重点转向降低成本,力求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盈利目标。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其育肥猪完全成本已从2024年1月至2月的15.8元/公斤降至2025年1月的13.1元/公斤,并计划在2025年内阶段性达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另一巨头温氏股份也在稳步推进降本计划,其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由2024年第一季度的15.2元/公斤降至2025年1月的12.8~13.0元/公斤,并初步设定全年平均成本控制在13元/公斤的目标。
  天康生物在降本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公司养殖成本从2024年一季度的15.99元/公斤下降至2025年1月的13元/公斤。新疆143团养殖育肥基地更是成为行业标杆,场成本降至10.33元/公斤,单公斤增重成本低至8.24元。该基地通过多项措施优化成本结构,包括提升人效、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疫苗和药品使用量以及减少饲料浪费等。
  具体而言,天康生物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将育肥人效提升至950头/人,大幅降低了单头人力成本;通过大批次、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革新,显著提高了产能利用率;同时,圈舍改造和疾病防控措施有效减少了疫苗和药品支出。此外,公司还通过引入进口小麦粉、大麦粉等优质原料,结合实时配方调整,使饲料单价较2023年降低0.46元。
  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天康生物全面更换优质种猪,推行批次化生产和高产系生猪饲喂模式优化,部分厂区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已达30以上。猪群健康管理方面,公司坚持免疫落实,实现了流腹疫情零发生,并针对蓝耳病采取“一场一案”的精准防控策略,同时通过疫苗前置验证和药品批次质检,进一步精简了免疫程序,单头药费较2023年降低15元。
  展望未来,天康生物将继续深化降本战略,通过疾病净化、生产工艺调整、圈舍配套升级及饲料原料优化等手段,力争将养殖全成本控制在13元/公斤以内。随着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成本控制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天康生物将以“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推动公司迈向更高水平,为行业发展树立新标杆。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