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2日,多家涉及生猪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布了2月份销售数据。数据显示,生猪销售价格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生猪养殖市场的供需关系处于僵持状态,预计在成本上升和价格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养殖行业可能在2025年进入微利周期。
  根据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告,其2月份毛猪销售均价为14.96元/公斤,环比下降5.14%。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数据则显示,当月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5.86元/公斤,环比下降4.06%。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了类似数据,其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64元/公斤,环比下降5%。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生猪分析师邹莹吉表示,自2025年以来,生猪价格总体呈现出震荡下滑的趋势。其中,1月份由于养殖端对春节后市场行情持看降心态,出栏节奏加快,导致供大于求,猪价随之震荡下滑。而2月份尽管养殖端出栏量有所减少,但市场需求仍处于低点。
  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王凌云分析称,从监测数据来看,3月份生猪消费端难以出现明显改善,但养殖企业也有一定的心理价位,这使得市场价格波动受到一定限制。此外,2025年生猪养殖企业还面临着成本提升的压力。王凌云指出,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攀升,养殖企业的成本快速上升。截至3月12日,一头124公斤毛猪的出栏自配料成本已达到892元,较1月初上涨92元,带动毛猪出栏成本上涨约0.7元/公斤。面对这种情况,规模企业大多通过加速自身降本增效来应对挑战。综合分析,2025年生猪市场价格难以出现显著高位,养殖行业或将持续处于微利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投资者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对相关养殖公司的成本控制、产能扩张、育种进展及科技应用等情况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从上市公司的回复来看,控制综合成本已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多家养殖企业公开表示,未来企业利润的获取将更多取决于企业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水平。温氏股份强调,目前公司已将工作重心转向企业管理,通过精益管理、流程改革、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以及科技创新等多种方式,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虽然预计2025年的猪价可能略低于2024年,但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持续优化,肉猪养殖成本有望继续降低,单头盈利水平未必会低于2024年。
  针对如何有效应对成本压力,邹莹吉建议养殖端应加强疫病防控能力,强化疾病预防与控制,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同时,做好生产环境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并通过技术升级和繁育技术创新降低单位成本。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养殖企业避免亏损,保持竞争力。总的来说,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企业仍有希望实现稳定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