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4日下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一项重要公告,即《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国内豆粕期货市场的显著反应,近弱远强的格局逐渐显现,现货价格也呈现出偏弱的趋势。本文将深入探讨此次关税反制政策对豆粕市场的影响,并结合历史数据展望未来走势。
政策背景方面,2025年3月3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此举不仅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还加重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同时削弱了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作为回应,中国政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大豆加征10%关税。此外,海关总署也在同日宣布,因在进口的美国大豆中检出麦角和种衣剂大豆,暂停三家涉事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
市场对此政策迅速做出反应,国内豆粕期货市场呈现明显的近弱远强格局。根据Mysteel统计,截至3月4日,连粕M2503合约报收于3548元/吨,跌幅为0.11%;而连粕M2505和M2509合约分别上涨0.13%和1.16%。现货市场方面,沿海区域豆粕价格普遍下跌10-50元/吨。受加征关税的影响,市场对未来几个月的基差普遍看好,部分贸易企业和饲料企业积极购入远月基差。当日全国油厂共成交25.42万吨,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2.17万吨,其中远月基差成交16.2万吨。
回顾历史,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8年,主要起因是美国对中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不满,指责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期间,双方多次采取加征关税等措施进行博弈,导致贸易关系持续紧张。例如,2018年3月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中国随后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2018年7月和9月,双方再次互相加征关税;到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局势有所缓和。在此期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波动明显,2018年从最低点2861元/吨反弹至最高点3684元/吨,2019年和2020年的价格走势也反映了贸易摩擦对市场的深远影响。
展望未来,三季度豆粕价格或将受到关税政策的显著影响。短期内,由于二季度是美豆播种期,国内大豆供应主要依赖巴西大豆,当前国内豆粕供应紧张更多是因为到港延迟导致油厂大规模停机。随着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实施,进口美国大豆的成本将显著增加,这将推动国内豆粕价格上涨。同时,在三季度这个美国大豆和巴西大豆交替时期,由于美国征收关税,国内将更多依赖巴西大豆。然而,巴西大豆的升贴水价格可能因需求增加而上升,进一步推高豆粕价格。因此,建议下游企业密切关注巴西远月贴水报价及国内油厂6-9月基差价格调整,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
综上所述,此次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政策的实施将对国内豆粕市场产生一定影响。短期内,豆粕价格可能因供应紧张和情绪带动而支撑上行;从中长期来看,巴西大豆的升贴水价格波动将成为影响豆粕价格的关键因素。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国内油厂开停机动态,合理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