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3月逐渐进入中下旬,国内生猪价格呈现重心偏强的趋势。由于生猪近月合约报价的上涨,市场对猪价前景的担忧有所减弱。在现货市场上,养殖端出栏节奏放缓,规模猪企认价出栏意愿较低。与此同时,需求方面出现了二育滚动入场的现象,并且在双休假期的带动下,消费跟进略有反弹,市场情绪整体偏强。目前,国内标猪报价已回升至14.67元/公斤,但猪价反弹空间有限,仍处于底部“僵持”阶段。
当前猪价呈现出“难涨难跌”的局面,市场购销略显谨慎,虽然底部支撑尚存,但看空后市的心态依然存在,导致猪价以僵持为主。一方面,养殖端的出栏节奏变化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特别是本月上中旬以来,集团猪企认价意愿不高,许多规模猪企选择控制体重出栏,社会面猪场也多以跟风操作为主,生猪流通节奏较为缓慢,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缺猪”现象。
另一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恢复常态化,部分居民春节前囤积的猪肉已经消耗殆尽,鲜品猪肉的购销积极性有所提升。此外,近期国储猪肉入库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提振了屠宰企业开工的积极性。同时,受生猪近月合约转强的影响,二育对于猪价前景的谨慎心态有所缓解,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二育“逢低”入场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屠宰企业顺利收猪的难度。
然而,尽管猪价短暂偏强,但生猪市场仍然面临产销错配的压力。本月中下旬,猪肉购销缺乏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内销和城市刚需不足,家庭需求热度一般。再加上鸡蛋、禽肉等替代品价格走低,消费市场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从需求角度看,猪价缺乏有力支撑,主流二育仍以观望为主。饲料成本上涨以及补栏标猪成本上升,使得二育对猪价前景信心不足,集中入场缺乏动力。
与此同时,在供应方面,虽然本月中上旬规模猪企有控量出栏的现象,但由于气温持续回升,标猪育肥增重节奏加快,生猪出栏均重回升至124公斤以上。而随着母猪存栏去化完成,标猪供应水平持续增加,中下旬集团猪企将面临较大的出栏压力。此前,北方多地规模猪企认价意愿有所增强,河南大厂更是降价增量卖猪。如果规模猪企加快出栏节奏,那么本月中下旬猪价重心可能会面临震荡下行的压力。
根据机构数据分析,目前南北地区猪价以横盘为主,养殖端出栏情绪较为谨慎。受屠宰场调价收猪影响,预计2025年3月18日生猪报价将企稳在14.67元/公斤,猪价延续快频涨跌震荡的局面。后续需重点关注养殖端出栏节奏的变化,以判断猪价未来的具体走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