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中,猪球虫病是一个让许多养殖户头疼的问题,尤其在春季,环境湿度增加、温度适宜,这种疾病更容易发生。了解猪球虫病的特性,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猪群健康和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猪球虫病主要影响仔猪,尤其是7到21日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患病仔猪通常会出现腹泻症状,排出的粪便呈现黄色或灰白色,质地稀薄,有时还可能带有血液或黏液。此外,患病仔猪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生长速度显著减缓,这将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一旦发现猪群可能感染球虫病,应及时进行治疗。目前,磺胺类药物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例如磺胺六甲氧嘧啶,对抑制猪球虫有较好的效果。使用时,可按每千克体重30至50毫克的剂量,每天一次肌肉注射,连续用药3到5天。需要注意的是,磺胺类药物可能会对肾脏产生一定副作用,因此要确保猪有足够的饮水量,必要时可配合碳酸氢钠等辅助药物以减轻对肾脏的刺激。
  除了磺胺类药物,氨丙啉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选择。它能有效抑制球虫的生长和发育,可通过将其按0.012%到0.024%的比例添加到仔猪的饲料或饮水中,让仔猪自由采食或饮用,连续使用5到7天。这种给药方式简单方便,适合大规模猪群的治疗。不过,使用氨丙啉时需注意控制剂量,过量可能导致猪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
  在治疗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样重要。首先,应对患病仔猪进行隔离,将其转移到温暖、干燥、清洁的单独圈舍,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同时,加强圈舍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粪便,并定期消毒。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等,按照适当的浓度进行喷洒,杀灭环境中的球虫卵囊。对于病情较重的仔猪,除了使用抗球虫药物外,还需进行对症治疗,如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仔猪体内的水盐平衡,避免因脱水而死亡。
  预防猪球虫病比治疗更为关键。在母猪分娩前,应对产房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和产床,以减少球虫卵囊的数量。在母猪产前一周左右,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抗球虫药物,如地克珠利,以降低母猪体内球虫的感染水平,从而减少仔猪感染的风险。此外,应注意仔猪的饲养管理,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尽管猪球虫病对仔猪危害较大,但只要养殖户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并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保障猪群健康生长,提升养猪的经济效益。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