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来源,其在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对于猪而言,碳水化合物在日粮中的比例可达55%~70%,为猪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支持。随着饲料原料资源日益紧缺,如何高效利用碳水化合物以提高其利用率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旨在分析不同生长阶段猪对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为科学合理地设计猪日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碳水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
碳水化合物是指包含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及其多聚物衍生物的一类物质,作为三大必需营养物质之一,不仅是动物的基本需求,也是重要的能量供给来源。根据结构特征,碳水化合物可分为结构碳水化合物和非结构碳水化合物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上,包括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如糖类、淀粉和有机酸。

按照聚合度分类,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寡糖)和多糖三类。单糖是最终的消化产物,如葡萄糖、果糖等;低聚糖由2~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多糖则由10多个单糖分子组成,分为微生物多糖、植物多糖和动物多糖。此外,多糖还可进一步分为淀粉类和非淀粉多糖类(NSP)。
  ###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与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主要依赖于小肠中的消化酶。单糖可以直接被吸收,而双糖需要被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寡糖和多糖则需要经过一系列消化酶的作用,在小肠黏膜上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未被小肠吸收的部分会进入结肠,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供肠道上皮细胞利用。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储能和供能。它是猪体内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经消化酶分解后以葡萄糖的形式为机体提供能量。同时,碳水化合物还参与机体组成,调节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并具有解毒作用。此外,碳水化合物还能增加肠胃充盈感,促进肠道功能改善。
  ### 不同生长阶段猪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 仔猪阶段
母猪乳汁中的碳水化合物以乳糖为主,而仔猪在出生后的40天内消化酶分泌不足,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现象。断奶后,若碳水化合物供给不当,可能导致腹泻问题。研究表明,添加乳糖可以有效改善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肠杆菌数量并增加乳酸菌数量。壳寡糖的添加也有助于提升仔猪的生长性能和消化率,降低腹泻率。

#### 生长猪阶段
膳食纤维对生长猪的消化道吸收有重要影响。低聚木糖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沙门氏菌的比例,从而改善肠道健康。

#### 育肥猪阶段
育肥猪胃容量较大,适应能力强,但仍然需要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满足营养需求。增加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可促进肠胃发育,提高养分消化率。研究表明,玉米麸皮饲粮的能量消化率较高,但过量可能导致能量利用率下降。

#### 后备母猪阶段
后备母猪在5~8月龄时体重达到115 kg以上进入繁殖期。碳水化合物缺乏可能导致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研究表明,添加葡萄糖可促进胰岛素、雌二醇等激素的生成,提前性成熟时间。

#### 妊娠母猪阶段
妊娠期间,碳水化合物与孕酮相互作用,促进胚胎附着和发育。添加玉米淀粉可显著降低死胎率,并减少初生仔猪体重偏低的比例。

#### 围产母猪阶段
围产期母猪因胎儿成长、乳房发育等原因对营养需求增加。临产前食用碳水化合物饲料可提高血糖水平,减少助产和死胎率。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妊娠期延长、流产或腹泻等问题。

#### 泌乳母猪阶段
泌乳母猪在血糖不足时会分解脂肪供能,导致营养流失。研究表明,外源葡萄糖灌注可显著降低胎死率和助产比例,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并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 结语
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关键地位。深入研究猪日粮中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性,不仅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还能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未来应进一步探索碳水化合物的最佳利用方式,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推动养猪业的高效健康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