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繁母猪在现代养殖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生产过程中面临三大主要困境。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肺-肠循环紊乱。具体来说,高繁母猪的繁殖系统与其动力系统(如心脏)、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不足,导致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肺-肠循环对高繁母猪的健康力和繁殖力有着直接影响。根据中医理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循环系统。血液通过肺动脉输送到心脏、肾脏、卵巢(子宫)以及结直肠等器官,并通过后腔静脉流回肺脏,从而完成“肺-肠循环”。从这一角度来看,母猪的抗病能力和繁殖能力与其体内器官的功能状态及核心指标密切相关。
  从器官层面分析,母猪体内的五大关键器官——心脏、肺脏、肾脏、卵巢(子宫)和结直肠,各自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这些器官通过肺-肠循环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母猪的整体健康。从细胞层面来看,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是母猪体内最重要的两种细胞类型。红细胞主要负责输送养分和氧气,直接影响母猪的生产成绩;而淋巴细胞则分布在淋巴管系统中,负责机体免疫功能,与母猪的抗病能力息息相关。
  在评估母猪健康状况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包括临床表现(如咳喘、便秘等)、生理指标(如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水平等)、生化指标(如免疫球蛋白浓度)以及生产指标(如仔猪出生窝重、窝均健仔数等)。这些指标的正常与否直接反映了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繁殖能力。
  研究表明,肺-肠循环紊乱会导致高繁母猪红细胞数量减少和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进而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能力。这种情况下,母猪可能出现胎儿缺氧、产死胎、流产甚至死亡等问题。Gwenaël Boulbria等人(2021年)的研究表明,高产母猪(窝均活仔数超过14头)在妊娠末期的红细胞数量比低产母猪(少于10头)低15.7%,血红蛋白浓度差异高达2.4g/dL。此外,初产母猪(第一胎次)的红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多胎次母猪(第五胎次及以上)。
  随着妊娠进入中后期(90天以上),胎儿快速发育导致铁需求激增,母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较妊娠早期下降约12%~15%。Guo L、Zhang D和Tang W等(2022年)进一步发现,妊娠母猪的血红蛋白含量与繁殖性能呈负线性相关,即母猪繁殖性能越高,妊娠期血红蛋白含量越低。Hollema等人(2020年)的研究还显示,妊娠后期血红蛋白浓度与仔猪成活率呈正遗传相关。陈辉(2020年)指出,仔猪血红蛋白与母猪血红蛋白存在正相关趋势,且母猪血红蛋白每增加10 µg/L,仔猪血红蛋白会增加3.9 g/L,同时死胎率明显降低。Noblett等人(2021年)也证实,妊娠后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死胎数呈负相关。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