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行业中,母猪产后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仔猪存活率、猪场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尽管母猪产后可能出现多种问题,如无乳、便秘和瘫痪等,但子宫炎被公认为威胁最大的“隐形杀手”。据统计,约30%的母猪因产后子宫炎导致繁殖性能下降甚至被迫淘汰,这给猪场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单头母猪年效益的40%。
### 子宫炎:高发病率与隐蔽性并存的威胁
#### 危害表现
急性症状通常表现为产后食欲骤减、体温升高至40℃以上,外阴流出恶臭脓液,呼吸急促,严重时甚至引发败血症。慢性隐患则可能导致母猪发情异常(如屡配不孕),最终迫使猪场将其淘汰,从而导致繁殖链断裂。
#### 致病原因
分娩操作不当是子宫炎的主要诱因之一,例如人工助产器械消毒不严格或产程过长(超过4小时)都会使细菌侵入子宫。此外,产床卫生条件差、胎衣滞留未及时排出以及妊娠期便秘未得到有效处理也是重要因素。
### 防治策略:从源头阻断炎症
#### 治疗关键
对于轻度子宫炎病例,可通过肌注催产素(3-5支/次)促进子宫收缩排脓;而重症则需配合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以及子宫灌注(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也被证明有效,例如用中药“宫炎净”冲洗子宫,结合西药消炎,可以缩短疗程并减少复发概率。
#### 预防措施
环境控制至关重要,产前应彻底消毒产房,并选择铸铁或竹制产床以减少细菌滋生。产后每日清理粪便也必不可少。此外,营养管理同样重要,在产前40天添加优生活肽和牲命源肽拌料可增强母猪免疫力;产后哺乳料中添加溢奶畅肽,既能预防乳房炎又能提升泌乳量。科学接产同样不可忽视,避免频繁掏产,分娩后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 其他高发产后问题及应对
#### 产后无乳
成因包括乳腺发育不良、霉菌毒素蓄积或应激导致的泌乳障碍。解决方法为肌注催产素(20-30单位/次),同时配合中药催乳(如王不留行+穿山甲煎服)。
#### 产后瘫痪
诱因可能是钙磷比例失衡、长期缺乏运动或产程消耗过大。治疗方案为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50-150ml),并补充骨粉和维生素D。
#### 便秘与拒食
调整方案为增加青绿饲料比例,并在饮水中添加人工补液盐。必要时可注射复合维生素B以促进胃肠蠕动。
### 长效管理:提升猪场效益的3个核心
1. **定期监测**:产后连续10天测量体温,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 **精准营养**:哺乳期饲料中添加油脂(1%-3%)以提高能量摄入,同时避免粗蛋白过量。
3. **疾病净化**:针对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等病原,制定阶段性药物预防计划。
#### 结语
母猪产后管理是一场注重细节的战斗,其中子宫炎的防控尤为重要。通过科学接产、精准营养和严格环境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只有将“预防优于治疗”的理念贯穿始终,才能实现猪场效益的可持续增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