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过程中,母猪的眼周脏、耳廓脏、脊背脏(俗称“三脏”)是许多养殖户常常忽视的现象。一些人认为这只是表面上的问题,不会影响猪的进食或健康,甚至将其视为“正常现象”。然而,实际上,“三脏”问题可能预示着猪群免疫力的下降,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预警信号。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泪液中含有丰富的溶菌酶、NK细胞以及其他吞噬细胞,同时还有免疫球蛋白SlgA和补体蛋白,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局部粘膜免疫系统。当母猪的眼结膜受到病原体侵袭时,泪腺会分泌泪液,利用其中的溶菌酶消灭部分病原体,并借助补体蛋白彻底清除感染源。然而,如果补体蛋白缺失或含量不足,母猪会通过大量分泌泪液来弥补这一缺陷,从而导致泪斑加重。
  根据中医理论,“肝藏血,属木,主筋,开窍于目,泪从目出,为肝之津液。”肝脏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泪液分泌失衡,这进一步表明了肝脏健康对猪群免疫力的重要性。肝脏不仅是免疫屏障系统的重要成员,还承担着解毒和调节蛋白质代谢的任务。例如,肝脏中的枯否氏细胞能够产生抗体并吞噬病原微生物,而肝脏还能将毒素转化为无害物质排出体外。此外,肝脏还是合成血浆蛋白的主要场所,这对维持机体蛋白质代谢至关重要。
  当肝脏内毒素积累过多时,其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机体防御能力下降,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同时,肝脏功能失常会影响蛋白质代谢,使得疫苗接种后抗体生成不足,特异性免疫能力也随之下降。这种情况下,猪群可能出现免疫抑制的现象,进而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母猪的“三脏”问题不仅限于眼部,还涉及皮肤、子宫、乳房等多个部位。如果补体蛋白合成不足,仔猪从母乳中获得的肠道局部粘膜免疫能力有限,容易引发腹泻;产后母猪自净能力低下,则可能出现炎症或恶露不净等问题。此外,皮肤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免疫功能受肝脏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表现为被毛粗乱、出血点等现象。因此,母猪的“三脏”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猪群整体免疫力的高低,需引起养殖者的足够重视。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