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肉蛋产量与饲料消费量以及玉米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随着畜禽产能和肉蛋产量的持续增长,未来几年饲料需求量将提升,并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作用。特别是在2025年,预计畜禽产能和肉蛋产量将继续增长,进一步推动饲料需求量上升,进而利好玉米市场。
  通过研究发现,长周期内肉蛋产量与玉米均价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4年间,全国肉蛋产量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尤其是在剔除非洲猪瘟爆发的2018-2019年后,增长趋势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全国玉米均价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数据分析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56,显示出中低度的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国内肉蛋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畜禽产能的提升。据统计,2020年至2024年,全国主要畜禽品种(商品代)的出栏总量由74.58亿只头增加到104.19亿只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91%。根据预测,2025年国内主要畜禽品种的出栏总量将进一步增至108亿只头左右,同比增幅约为4.40%。其中,生猪、白羽肉鸡和樱桃谷肉鸭的年度出栏量预计将分别增长3.65%、4.38%和5.00%,均达到近六年的最高水平。这表明2025年肉类产量仍有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拉动玉米消费需求。
  此外,2025年全国在产蛋鸡的平均存栏量也将继续增长,从而进一步促进饲用玉米的消费。预计2025年全国在产蛋鸡平均存栏量将增至13.08亿只,同比增幅为3.89%。自2022年以来,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74%。由于2024年养殖单位补栏积极性显著提升,鸡苗销量大幅增加,初步预计2025年上半年在产蛋鸡存栏量将逐步增多,3月起有望突破13亿只;下半年则可能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总体仍维持在13亿只左右。
  从季节性特点来看,2月份正值春节假期,养殖单位通常会在春节前集中出栏,以获取较高的养殖利润。然而,进入3月份后,随着生猪、蛋鸡和白羽肉鸡的出栏量及产蛋鸡存栏量环比增长,单只活体的饲料消耗量保持稳定,饲料需求将恢复性增长,饲用玉米消费量也将恢复至正常水平,这对玉米价格形成利好。
  综上所述,2025年国内主要畜禽品种的商品代出栏总量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多将达到近年最高位。这将带动饲料和饲用玉米消费量的增长,长期来看,将给予玉米价格一定的支撑。特别是3月份,受益于主要畜禽品种存出栏量的增长,预计饲用玉米消费量将恢复性增加,同样利好玉米价格。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