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逐渐进入下旬,国内生猪市场的价格走势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猪价重心上移,呈现出节节高的上涨趋势,这一现象远超市场预期。按照常规的生猪购销基本面,春节后猪价通常会面临下降的趋势,但今年春节后猪价仅短暂下跌,随后便触底反弹。那么,此次猪价上涨是‘反转’还是‘反弹’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根据最新数据,2月中下旬猪价止跌回升,标猪均价从14.39元/公斤涨至14.83元/公斤。虽然短期内猪价有所回升,但从整体市场基本面来看,仍然偏空,尚未达到真正的反转局面。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消费需求依然萎靡不振。春节过后,白条猪肉的购销表现较为冷清,尤其是内销市场刚需不足。居民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鸡蛋价格的大幅下降,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替代消费的现象,猪肉购销缺乏增量。尽管城市餐饮和堂食需求略有回升,但由于居民主要以家庭消费为主,且春节期间囤积了大量腊肉和腊肠,短期内猪肉需求难以大幅提升,这对猪价形成了一定的抑制压力。
其次,从生猪产能变化趋势来看,虽然春节后养殖端的出栏压力有所减轻,但本月有效出栏时间较少,加之节后消费需求不佳,屠宰场生猪承接能力不足,导致集团猪企月度出栏计划完成进度缓慢。因此,中下旬养殖端存在集中出栏冲量的风险,市场仍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
然而,理性分析发现,春节后猪价呈现逆势偏强的走势,这主要是由于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较高所致。春节前后,国内散户及集团猪企的大猪出栏告一段落,节后二次育肥空栏率显著提升。由于标肥猪价差较大,北方多地中大猪实际成交价仍在10元/斤左右,巨大的价差吸引了二育补栏标猪的积极性。尤其在当前关键节点,二育信心较强,主流二育补栏标猪经过30~40天短暂育肥后,在清明前逢高出栏,这也支撑了养殖端缩量挺价的情绪。
从最新市场反馈来看,目前南北市场二育积极性较强,大厂标猪报价普遍偏强。其中,北方地区河南大厂标猪报价上调了0.1元/公斤,而南方大厂报价则保持弱稳态势。东北地区标肥价差依然较大,市场购销情绪较为谨慎,短期内猪价维持偏强运行。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受屠宰场调价收猪影响,预计2月21日外三元标猪价格上涨0.04元,屠企报价升至14.87元/公斤。未来随着标的进一步调整,猪价走势仍有待观察。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