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生物安全。以下是具体的防控措施,涵盖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猪群管理和环境控制等方面。
### 人员管理
人员在进场前3天不得前往养猪场、屠宰厂、农贸市场等高风险场所。进入办公生活区域的人员需更换消毒过的衣服及鞋靴,并洗手消毒和淋浴后方可进场。随身物品需经消毒处理,严禁携带猪肉制品入场。未经允许,禁止进入生产区,进入生产区前要洗澡并消毒随身物品。
私家车禁止进入生产区和生活区,宜在距离场区外100米以上位置停放。
### 车辆管理
外来车辆或去过其他高风险场所的本场车辆不得进入养殖场,其他车辆需彻底清洗、消毒和烘干后使用。外来运猪车必须选择登记备案车辆,清洗、消毒及烘干后方可接近猪场出猪台或中转站,并对车辆所经道路进行彻底消毒。
饲料运送车应停放在场区外安全距离,卸下饲料后由场内人员对饲料外包装表面消毒。内部运猪车应在场内相对独立的地点进行洗消和停放,使用完毕后立即清洗、消毒及烘干。废弃物运输车专场专用,转运死猪或猪粪时避免与外部车辆接触,运输至暂存点后及时清洗、消毒及干燥,并消毒车辆所经道路。
###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是猪场风险管理的重点环节,需制定物资进场计划,尽量减少入场频次,保证每批次物资的消毒效果。兽药疫苗严格执行进场消毒,有温度要求的药品拆掉外层包装后浸泡消毒,其他常规药品则需烘干或熏蒸消毒。饲料禁止从疫区购买玉米等原料,禁用猪源性饲料,所有饲料包装袋充分熏蒸消毒。
入场食材禁止生鲜猪肉及制品,禽类和鱼类食材需清洗消毒处理后入场,饭菜容器也需消毒后进入生产区。
### 猪群管理
优化管理制度,在引种、转运、出售等高风险环节做好全程防控。猪场内严禁饲养猫狗家禽,防止家猪与野猪接触及采食丢弃垃圾。严格执行引种检测、隔离制度,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全部空栏消毒后再购入仔猪,注意观察入场后健康情况。
自有安全车辆可在猪场内转运猪只,禁止销售病死猪,避免内外人员交叉。售猪前后要及时对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做好防鼠、防污水倒流。加强猪圈清洁卫生,做好保温和通风,适度带猪消毒,提高猪群抗病免疫力。
### 环境控制
冬季规模化猪场要做好风机、水帘、门窗等密封保暖工作,在所有进风口加装初效过滤棉,降低病原随风沙进入的风险。提升舍温至26℃以上,配备足够的地暖、散热器等燃料,昼夜温差控制在2~3℃以内。增加保温措施,如封无纺布、设挡风墙、安装门帘等。
冬季舍内应没有氨气味,空气粉尘含量低,风速控制在3m/s以内。自然通风时要注意打开所有窗户,达到均匀通风。机械通风采用排风扇定时抽风,根据猪舍所需通风量选择风机大小。
### 其他措施
个人物品需消毒后带入,电子产品可用75%酒精擦拭,防水工具用品可浸泡消毒,劳保用品、办公用品则需烘干处理。运输车辆易污染病毒,需彻底清洗、消毒、烘干及检测合格后使用,尽量选择场外作业。
提高猪只健康水平,控制常见病,淘汰病猪,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强化防鼠措施,冬季老鼠可能携带病毒进入猪舍。降低饲料带毒风险,饲料原料和成品料的各环节均可能被污染,使用袋装饲料静置库或散装料仓增加静置时间。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