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料在现代畜禽养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能够提供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通过合理搭配其他饲料成分,满足动物生长的不同需求。本文将详细介绍预混料的优势、不同系列预混料的特点以及其加工工艺要点。
### 一、预混料的优势
预混料主要由维生素、矿物质和载体组成,使用时需额外添加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相比其他类型的饲料,预混料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1. **成本低**:预混料的主要成分相对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2. **原料可控**:由于可以自行选择新鲜的玉米、豆粕等原料,确保了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3. **方便加药**:预混料便于加入保健或治疗药物,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和防病保健。
然而,预混料也存在一些劣势:劳动量较大,增加了劳动成本;需要库存多种原料,加大了资金投入,降低了资金利用率。
### 二、浓缩料与全价料的比较
**浓缩料**是由预混料和蛋白饲料混合而成,使用时还需添加能量饲料。其优势在于:
1. 在豆粕价格较高时,可以适当降低成本。
2. 减少了备料的工作量。
缺点是:
1. 成本比预混料高0.1-0.2元/斤。
2. 蛋白含量偏低,更适合喂养土杂猪。
**全价料**则是将预混料、蛋白饲料和能量饲料混合后,经过粉碎、混合、制粒等工序加工而成。它的优点包括:
1. 饲喂方便,水分较低,便于储存。
2. 浪费较少。
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
1. 成本过高,比预混料贵0.2-0.4元/斤。
2. 维生素和其他活性成分在高温制粒过程中容易被破坏,影响效果。
### 三、不同系列预混料的成分和特点
根据配方比例的不同,预混料可分为多个系列,常见的有0.1%-0.5%、1%-2%、4%-6%等。这些系列的预混料各有特点:
- **0.1%-0.5%**:主要用于大中型饲料厂,成分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和防霉剂。这种预混料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配方成本,促进生长,保证畜禽健康。
- **1%-2%**:在0.5%系列的基础上增加了氨基酸和药物等生长促进剂,适用于有一定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饲料厂和养殖场。它可以节约蛋白质,避免单独购买氨基酸和药物的麻烦,同时促生长,预防疾病。
- **4%-6%**:在1%系列基础上增加了部分蛋白质、钙、磷和盐等成分,适合饲料厂、养殖场和农户使用。只需添加玉米、豆粕和次粉即可配制优质全价饲料。
### 四、预混料加工工艺要点
预混料的加工工艺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粒度控制**:微量活性成分用量少,需通过减小颗粒体积来确保均匀分布。
2. **载体选择**:载体用于增大活性成分的颗粒,并将其固定在一起。载体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种,前者容量大,后者容量小且粘着性好。
3. **含水量控制**:水分会影响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因此有机载体的含水量应控制在8%以下。
4. **微生物携带**:载体附着的微生物越少越好,腐败发霉的物料不得用作载体。
此外,植物油可以提高载体的粘着性,并消除静电荷,确保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 五、预混料的优势拓展
除了成本低、原料新鲜可控外,预混料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方便添加保健和治疗药物。养殖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配方,加入对症治疗的药物或防病保健添加剂,以提高养殖效率。总的来说,预混料的应用遵循“以养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为现代化畜禽养殖提供了有力支持。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