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中国挥起的关税大棒不仅未能如愿让中国屈服,反而间接成就了俄罗斯,使其成为中欧市场博弈的大赢家。今年6月17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作为中国猪肉及猪副产品的最大进口来源,欧盟的猪肉业界遭遇重大震荡。然而,就在欧盟各国筹划应对策略之际,俄罗斯企业已经悄然出手,全面接手了欧盟在华的猪肉市场。
此次反倾销立案调查是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的合法合理反制措施。尽管欧盟至今未有反悔之意,但西方制裁使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降至冰点,这一背景下,俄罗斯看到了新的商机。2023年,俄罗斯解禁了输华猪肉禁令,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俄罗斯的猪肉生产商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机遇。俄国家养猪企业联盟负责人科瓦廖夫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俄罗斯计划在未来3至4年内占据中国猪肉进口市场的10%。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其猪肉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进口了价值60亿美元的猪肉产品,其中一半来自欧盟国家。西班牙、美国、巴西、荷兰、丹麦和法国是主要的出口国。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是中国最大的猪肉进口来源国,占总进口量的21%,而西班牙、丹麦和荷兰的一些猪肉企业已被列入反倾销调查名单。
欧盟的决策成就了俄罗斯的“天降横财”。随着中国市场对俄罗斯的开放,俄罗斯猪肉企业信心倍增,开始加大产能。数据显示,2023年俄罗斯猪肉产量为490万吨,预计今年将达到520万吨。作为全球第四大猪肉生产国,俄罗斯将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与中国消费者不同,俄罗斯企业可以物尽其用,因为中国消费者不仅喜欢食用猪肉,还对猪耳朵、猪鼻子、猪脚和猪内脏等猪副产品来者不拒。这意味着俄罗斯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
为了确保食物供应链的安全,中国并未局限于俄罗斯作为替代市场。据媒体报道,南美国家也可能从中受益。德国市场咨询公司AMI的肉类分析师科赫表示,巴西也将同步增加对中国的猪肉出口。相比俄罗斯,巴西在产能和定价方面更具竞争力。因此,欧盟成为了这场博弈中的彻头彻尾的输家,而持续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俄罗斯和巴西则从中受益。
事实上,中方的反制措施并不仅限于猪肉市场。以白兰地和葡萄酒为例,目前依然是买方市场,中国具有多元选择,而欧盟缺乏中国以外的替代市场。法国和意大利在高端葡萄酒领域拥有庞大的产业集群,主要消费者集中在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企业崛起,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也在挑战意大利和法国的市场地位,这使得中方握有更多的筹码。一旦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决定正式落地,从葡萄酒到奢侈品,中方的反制措施将接踵而至。如果中欧爆发贸易战,更多的第三方市场将获得发展良机。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