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制定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明确表示支持楼房养猪的发展。这标志着楼房养猪模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鼓励。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楼房养猪不仅需要考虑传统养殖中常见的问题,还需要应对一些特有的挑战。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楼房养猪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 1. 楼房养猪更要“挑位置”
  选址对于楼房养猪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猪场的生物安全,还影响运营成本。良好的位置可以有效降低疫病防控难度,并减少猪场运营成本。因此,在选址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科学评估,确保政策合规且生物安全风险可控。
  ### 2. “大跨度猪舍”要不得
  大跨度猪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但在楼房养猪中却存在明显的问题。这样的猪舍很难实现“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这直接影响到疫病防控的效果。因此,建议采用中小单元生产模式,便于进行更有效的疫病控制。
  ### 3. 通风换气技术不成熟
  由于猪群密度高,楼房养猪的通风设计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常见的通风方式包括地沟风道通风、吊顶内风道通风和单元独立微正压控制通风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南方的梅雨季节,这些方式很难有效应对热应激问题。
  ### 4. 内部生物安全压力大
  尽管楼房猪场的外部生物安全相对容易控制,但一旦病原体进入楼栋内,内部生物安全防控的难度就会显著增加。电梯、连廊或集装箱等都可能成为病原体传播的媒介,这需要更为严格的消毒措施和人员管理。
  ### 5. 楼房养猪的未来展望
  根据《规划》的目标,到2025年,将建设完成60个立体多层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0个。这意味着楼房养猪将成为未来养猪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养猪从业者应当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这一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最终让楼房养猪成为推动产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