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24/202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期大幅上调至45.89亿蒲式耳,比7月预期增加1.54亿蒲式耳;大豆期末库存预期上调至5.6亿蒲式耳,比7月预期增加1.25亿蒲式耳;大豆单产预期上调至53.2蒲式耳/英亩,收获面积预期增加至8630万英亩。这些数据表明新作累库压力显著增加,对市场带来利空影响。此外,美豆优良率为68%,保持较高水平。由于天气有利,丰产预期增强,导致大豆价格自5月28日以来连续下跌。光大期货分析师侯雪玲表示,美豆生长状况良好,是导致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市场,豆粕库存持续攀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1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7.85,比上周五上升1.73个点。然而,豆粕期现货价格持续下跌,8月7日跌破3000元关口后继续下滑。业内人士分析,猪价对豆粕价格的影响较为缓慢,而豆粕价格下跌主要受到供应充足的影响。饲料企业普遍采取降低库存、随用随买的策略。此外,巴西大豆产量增加、进口榨利较好,导致国内大豆供应充足,单周压榨量高达200万吨左右。银河期货分析师陈界正认为,豆菜粕价格下跌是供需宽松的结果。
从进口角度来看,中国采购巴西大豆积极性高,导致巴西出口量在淡季保持高位,7月出口超过1000万吨,8月出口有望达到900万吨以上。预计9月-10月,中国将继续进口巴西大豆和少量美豆,但11月及以后的进口量仍有待观察。侯雪玲指出,随着时间推移,豆粕基差有望从负向正转变,值得关注基差和11-1月价差交易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豆粕和菜粕的价格主要受供应端影响,尤其是定价锚定的情况下,价格变化主要由自身基本面驱动。尽管价格下跌,但饲料配方中豆粕用量的增加并不明显。生意社农产品分析师认为,8月中旬后,天气转凉,豆粕终端饲料需求将逐步回暖,加之豆粕价格已处于年内低位,下跌空间有限,有望止跌趋稳。9月饲料需求增加,供应预期减少,豆粕市场可能迎来触底反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