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猪价格出现反弹,生猪期货市场呈现出近强远弱的格局。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的收盘,生猪期货主力2411合约报收18790元/吨,日涨幅达到了1.51%。市场分析师认为,这一反弹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从产能角度来看,7月和8月份对应年内生猪出栏的低点,供应相对偏紧。其次,肥标价差持续走高,而饲料价格持续下滑,造肉成本较低,这激发了散户压栏的积极性,导致供应后移,进一步强化了供应偏紧的格局。此外,8月上旬集团场出栏量不高,猪价偏强,二次育肥再度入场,进一步抬升了现货价格。目前,盘面价格仍然大幅贴水现货,在现货市场情绪偏强的背景下,近月合约价格反弹幅度较大。
  光大期货生猪研究员孔海兰指出,产能淘汰是支撑今年猪价持续走强的主要原因。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截至今年4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连续10个月下降。根据生猪的生长周期规律,生猪出栏量延续下降趋势,将从供给端支撑猪价上行。进入8月份,养殖主体出栏节奏放缓,短期继续对猪价形成支撑。另外,行业对猪价保持乐观预期,二次育肥心态较为积极。猪价出现阶段性回调时,提振了二次育肥的入场积极性,而生猪市场又受到二次育肥入市的提振。
  目前,全国各地生猪价格均已回归至20元/公斤以上,养殖端盈利丰厚。预计8月市场出栏量将小幅增加,但增幅相对有限,市场看涨信心仍然较强。目前风险主要集中在散户及二次育肥的压栏肥猪上。相关数据显示,近期生猪体重已连续两周回升,且局部地区肥标价差已拐头向下,目前养殖端出栏仍不积极,供应压力持续累积,‘双节’前将有一波供应释放。整体来看,需求尚未明显恢复,投资者可重点关注8月下旬及9月的需求改善情况。
  展望未来,供给方面,5月和6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连续增加,根据生长周期规律,对应明年春节后生猪出栏量增加,在此之前,生猪出栏量将继续对猪价形成支撑。然而,二次育肥导致出栏体重增加,以及国内冻肉库存仍是年底市场供应的不确定性因素。需求方面,后期随着气温降低,猪肉终端消费将好转。根据季节性规律,年底为猪肉消费旺季,若未来需求改善,将对猪价形成利多支撑,若需求未明显改善,将继续抑制猪价。
  综合来看,当前生猪期货价格反弹已进入尾声,后续需重点关注本阶段压栏肥猪的出栏节点。当前仍处于需求淡季,但随着全国气温的下降,后续需求将有所改善。目前现货市场利多兑现已较为充分,继续上涨空间不大,但生猪期货11月合约仍维持2000元/吨左右贴水,大幅下行的空间同样不大。投资者可观察‘双节’前的出栏节奏及终端承接能力,不宜过分看涨。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