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地区的生猪价格持续攀升,从18.00元/公斤一路涨至23.00元/公斤,涨幅近30%,并带动周边省份及北方市场的价格上涨。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也有市场供需变化的推动。
自6月底以来,南方多个省份遭遇强降雨天气,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挑战,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南方某些省份动物检疫工作的监管力度,包括规范检疫程序、查处渎职行为等措施。广东作为主要的产销区之一,自2019年起就逐步收紧生猪调运政策,旨在实现省内自给自足的目标。但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近期的严查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预期强烈,存在检疫票后私自销售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病猪流入敏感场所的问题。这些措施导致南方市场的猪源流通受阻,成为广东猪价涨幅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产能角度来看,7-8月份是生猪供给断档期,生猪供应量处于年内最低水平。年初时,南方省份的二次育肥猪源和仔猪外调量较大,支援了北方市场,导致当前本地猪源供给量相对紧张。此外,规模养殖场的生猪体重普遍较小,加上外省调入的生猪数量减少,本地供给未得到充分补充。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加上市场看涨情绪的推动,使得价格持续上涨。
尽管目前市场需求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屠宰量同比下降20%以上,但集团猪企掌握了市场的定价权,终端只能被动接受。短期内,由于检疫政策没有放松迹象,生猪流通问题难以缓解。但从8月份开始,随着供给量的逐渐增加和猪价达到高位,前期压栏的大猪及二次育肥猪可能会集中出栏,加之需求端的支撑,猪价可能会出现适度的回调。
展望未来,9-10月份在双节消费增量的带动下,猪价可能会出现年内次高点。10-11月,随着双节后的惯性回落,以及春节前的需求变化,市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小幅反弹,但难以超过之前的高点。年前的腌腊、备货等需求可能会给猪价带来再次小幅回升的空间,但年底的供给压力较大,具体走势还需视供需双方的博弈情况而定。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