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玉米现货市场的表现平平,整体消息面显得较为平淡。一方面,养殖规模的下降与深加工产品消费的淡季使得下游消费企业采购意愿不高;另一方面,全国玉米均价下跌至2450元/吨,全月跌幅为1.2%。这种疲软的表现主要是因为当季玉米市场缺乏足够的亮点,同时替代品小麦的价格主要依赖政策收储维持,其2500元/吨的价格直接限制了玉米价格的上限。
  在现货市场的疲软表现背后,新季玉米生产的挑战也不容忽视。7月份,东北地区降雨偏多,导致东北部地区的土壤持续过湿,影响了玉米的生长。随后,华北地区出现了"旱涝急转"的情况,部分产区遭受了渍涝灾害。月底时,台风"格美"又影响了华北产区。这些接二连三的不利天气预示着新季玉米生产面临较大挑战。特别是在"厄尔尼诺"向"拉尼娜"转变的气候背景下,8月份的天气变化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具体价格来看,黑龙江和吉林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主流收购价格在2200~2360元/吨之间,较上月下跌了20~40元/吨;华北黄淮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主流收购价格报2300~2450元/吨,较上月下跌了30~40元/吨;北方港口二等玉米收购价报2390元/吨,较上月下跌20元/吨左右;广东地区的港口玉米收购价报2460元/吨,较上月下跌40元/吨。
  生猪养殖方面,截至7月下旬,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8.90元/公斤,较上月上涨2.49%。养殖利润继续向好,自繁自养理论盈利达到459元/头,外购仔猪养殖理论盈利374元/头。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虽然同比下降6.0%,但环比提升1.1%,显示出整体养殖规模已进入企稳回升的区间。这对远期玉米消费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
  在饲料生产方面,2024年上半年,受生猪产能优化调整和畜产品消费恢复程度不足的影响,饲料产量出现了高位回调。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14539万吨,同比下降4.1%,其中猪料下降最为明显,上半年猪料产量6630万吨,同比下降7.3%。不过,随着猪价反弹和生猪养殖盈利改善,猪料生产已出现反弹迹象。
  深加工方面,7月是玉米深加工产品消费的传统淡季,企业产线陆续停产检修。尽管如此,加工利润仍处在略有亏损的状态。8月份随着开学季的临近,深加工产品消费预计逐步转强,企业开机率也有望回升,这对支撑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帮助。
  期货市场上,7月份玉米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玉米主力2409合约从2506元/吨开盘,之后连续跌穿2500元/吨和2400元/吨的关口,最低跌至2335元/吨。7月单月的跌幅直接吞没2024年上半年玉米期价的涨幅。8月份,除了持续关注天气影响外,饲料养殖及宏观消费情况同样需要关注。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