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份以来,玉米期货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市场预期转向悲观。部分储存玉米的企业选择出售库存,而下游的用粮企业也减少了采购活动,使得短期内市场供应量增加而需求量减少。这种供需失衡导致现货玉米价格持续下跌。
  本周,东北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偏高1-4℃,土壤湿度适宜,这有利于玉米等作物的健康生长。然而,黄淮南部、江汉大部和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的持续降雨对玉米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外,西南地区的高温和光照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但四川盆地等地的大到暴雨可能会影响玉米的开花授粉。
  据海关数据,6月份我国进口玉米总量为92万吨,同比减少了50%,是2023年1月以来首次低于1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进口玉米中,有71%来自乌克兰,而从美国进口的玉米占比为24%。同时,截至6月底,2023/2024年度我国共进口玉米2164万吨,同比增长52%。此外,进口的高粱和大麦量也分别增长了79%和95%。
  自4月份以来,国际玉米价格连续四个月下跌,到港完税成本降至2000元/吨以下。由于国际进口谷物价格低于国内市场,这导致国内玉米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目前,玉米现货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但有轻微下跌的趋势。
  对于东北产区而言,短期内价格可能会受到心态影响而出现下跌,但由于进入三季度后,本地玉米供需逐渐偏紧,这将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短期内可能以震荡运行为主,而南方销区的现货价格则可能偏弱运行。
  南北港口的玉米即期发运价格出现倒挂现象。受期货价格下跌的影响,部分存粮企业开始出货,导致北方港口玉米库存略有回升。然而,当前处于玉米供需偏紧时期,北方港口库存仍处于下降趋势。南方销区玉米价格预计将保持偏弱运行态势,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倒挂的局面预计将持续。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