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肢蹄病类似于人类的关节炎,一旦发生往往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但通过针对病情和发病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挽回部分种猪。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种猪肢蹄病类型及其防治方法。
### 1. 风湿
猪舍硬件设施不佳,种猪长时间处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加上运动不足,这些因素综合导致种猪风湿发病率较高。病猪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前肢或后肢肌肉、关节疼痛,走路时跛行、悬踢、小心翼翼地行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运动后,跛行症状会有所减轻。体温通常没有明显变化。针对风湿导致的关节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改善环境**:提高猪舍的硬件设施水平,避免猪只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
- **药物治疗**:肌肉注射2.5%的醋酸可的松10mL或关节注射3-4mL醋酸尼克松龙。
### 2. 外伤
猪群之间的争斗、跌倒或碰撞等都可能导致种猪受伤。初期治疗时,可使用青霉素等副作用较小的抗生素配合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若治疗延误导致组织发炎或坏死,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患部,再涂抹鱼石脂软膏,并配合肌肉注射药物。
### 3. 细菌感染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也会导致种猪发生肢蹄病。治疗时,可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例如使用鱼腥草溶液混合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以选择磺胺六甲,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天,首次使用时剂量为0.1g/kg体重,维持量为70mg/kg体重。
### 4. 蹄裂
蹄裂通常是因为圈舍地面不合理、坡度过大导致的猪蹄磨损,或者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不合理,导致营养失衡,不利于蹄部角质化。对于蹄裂,可以使用0.1%的硫酸锌涂抹,并每日1-2次在蹄壳涂抹鱼肝油或鱼石脂,以滋润蹄部并促进愈合。同时,改善饲料配方,确保种猪获得充足的均衡营养。
### 结论
种猪肢蹄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准确判断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针对潜在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未发病的猪只同样重要。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