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近期发布的7月份供需报告对市场产生中性影响,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下跌。报告中,美国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测值虽略有下调至44.35亿蒲,但仍高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期,这引发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同时,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4.35亿蒲式耳,低于预期,但依然对价格构成压力。此外,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即将发布的压榨报告预计将显示6月份大豆压榨量有所上升。
  在成本方面,美国大豆种植成本主要由可变成本(包括化肥、农药和燃料)和固定成本(土地和机械)组成。当前,美国大豆成本约为620-623美元/英亩,而巴西大豆成本由于化肥价格下跌,可能降至更低,大约在975美分/蒲式耳。尽管如此,美国大豆11月合约价格已跌破成本线。
  市场分析师田亚雄指出,目前全球大豆供应充足,新季产量前景乐观,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价格跌至近四年低点,国内豆粕价格也逼近3000元/吨。尽管跌破成本可能提供买入机会,但市场仍存在风险。当前美国大豆种植成本预计为1136美分/蒲式耳,跌破成本的幅度达到了6%,这与全球大豆市场库销比的位置有关。
  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北美产区天气条件改善,预示大豆单产可能增加,以及全球大豆和玉米库销比的上升。此外,空头在1200美分/蒲式耳的高位加仓,以及有色商品与农产品市场供应预期的分化也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国内方面,豆粕库存高企,大豆进口到港量大,油厂开机率高,销售策略可能偏向挺价。
  综合来看,市场情绪受到供需、成本和天气等多因素影响,价格波动可能在低位持续一段时间,投资者需谨慎对待市场动态,等待价格上行驱动的出现。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