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场中,腹泻问题常常困扰着养殖户,尤其对于仔猪而言,无法准确判断是病毒性腹泻还是细菌性拉稀,会导致治疗不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毒性腹泻通常对药物治疗无效,其发病迅速且传播广泛,因此,快速区分两种腹泻至关重要。病毒性腹泻主要在冬季和春季高发,而细菌性拉稀则可能在全年任何时间出现。在临床表现上,腹泻比拉稀更为剧烈。腹泻的粪便通常呈水样,颜色、气味明显,排便频繁;而拉稀则表现为粪便较稀,呈糊状。例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仔猪会出现突然发病,剧烈腹泻、呕吐,粪便恶臭,快速脱水,死亡率可高达80%,粪便颜色多为灰色或茶褐色。猪流行性腹泻的病猪初期体温升高,腹泻后体温恢复正常,10日龄内仔猪症状严重,粪便呈黄色或浅绿色。猪轮状病毒病的症状包括呕吐和腹泻,粪便颜色从水样到糊状,呈黄、灰或黑色。相反,细菌性腹泻拉稀,如猪痢疾(常见于7-12周龄仔猪)、仔猪红痢(主要影响1-3日龄仔猪)、仔猪黄痢(多见于10-20日龄仔猪)、仔猪白痢(1-3日龄仔猪)和仔猪副伤寒(常见于6月龄以下仔猪,2-4月龄仔猪多发),其特征在于粪便颜色和气味的差异,如血便、黄色或恶臭的糊状粪便。因此,通过观察发病季节、临床症状和粪便特征,可以更准确地鉴别病毒性腹泻和细菌性拉稀,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