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科学应对高湿天气:玉米防霉与霉变处理全攻略

本文详细介绍了雨季高湿环境下玉米防霉的关键措施,涵盖收获时机、干燥方式(晾晒与机械烘干)、仓储管理、霉变分级处置及严重霉变玉米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强调‘防重于治’的科学储粮理念,帮助农户有效避免黄曲霉素污染,保障粮食安全与经济效益。

智慧养猪新标杆:牧原科技驱动全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牧原食品凭借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典型案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与AI技术,实现环境控制、精准饲喂、疫病预警、智能巡检和无针免疫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构建全球领先的智慧养猪体系,为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范例。

牧原股份2025年9月生猪销售数据发布:内部屠宰占比创新高,全年目标稳步推进

牧原股份发布2025年9月生猪销售数据,商品猪销量、收入及均价环比下滑,但向内部屠宰企业销售占比达49.85%,创历史新高,显示一体化战略深化。前九个月累计销售收入突破1034亿元,同比增长13.55%;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1.7元/公斤以下,产能调控与高效养殖助力公司应对市场压力。仔猪销售预期上调至145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稳步下降,展现周期中稳健发展态势。

生猪市场企稳反弹,供需失衡下猪价回升空间有限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显现企稳迹象,10月24日全国均价达每公斤11.83元,连续五日上涨,但仍处低位。受2024年高能繁母猪存栏影响,三季度商品猪出栏进入高峰期,叠加养殖户恐慌性出栏,导致供大于求。尽管二次育肥和季节性消费回暖支撑短期反弹,但整体供需失衡持续,行业普遍亏损。专家预计四季度猪价仍将弱势震荡,产能逐步去化或推动市场触底回升。

《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即将实施:统一标准强化精准管理

2025年9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由农业农村部发布,旨在统一备案标准、规范养殖管理。办法明确备案范围、简化流程、推行‘一场一码’,强化数据共享与监管,推动畜牧业向信息化、精细化转型,助力稳产保供和食品安全。本文解读政策背景、核心内容及实施安排。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政策加码支持农村改革与全面振兴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系统性金融支持举措,聚焦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富民产业、乡村建设与治理等领域,通过创新信贷机制、拓展抵质押范围、强化科技赋能和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助力实现农业强国目标。

畜禽养殖机械化典型案例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

农业农村部发布20个畜禽养殖机械化典型案例,涵盖生猪、肉鸡、蛋鸡、奶牛等主要畜种,聚焦智能化饲养、粪污处理、青贮收获与防疫消杀等关键环节,展现我国畜牧业向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最新成果,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美国农业部发布9月供需报告:玉米大豆产量双创新高,市场面临供应过剩与价格压力

2024年9月,美国农业部发布最新农产品供需报告,预测玉米产量达历史峰值168.14亿蒲式耳,大豆单产亦创新高。尽管供应充足利好下游产业,但因价格疲软与成本上升,农民收益持续承压,预计2025年农作物现金收入将降至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凸显‘丰产不丰收’的农业困境。

美国大豆产业遭遇出口寒冬:农民面临严峻挑战

今年秋天,尽管美国大豆丰收在望,但受国际贸易政策和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影响,豆农面临销售无门、价格低迷的严峻困境。从北达科他州到田纳西州,种植户因出口受阻、成本高企而陷入财务危机,农业产业链及国内就业市场也受到波及,凸显全球贸易波动对本土农业的深远影响。

全球肉类价格创新高 牛肉领涨拉动整体指数

2023年9月,FAO肉类价格指数升至127.8点,创历史新高,受供需紧张影响,牛肉和羊肉价格显著上涨,猪肉市场保持稳定,禽肉价格坚挺。本文分析全球主要肉类市场的价格走势及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