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温氏股份发布了截至3月14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根据记录显示,公司在2月份实现了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约6.3元/斤的目标,同时各区域单位之间的成本差异也在逐步缩小。公司明确表示将坚持长期稳健高质量发展,秉持“提质稳速、提升单产、卓越运营、盈利优先”的原则,将“降成本、保盈利”作为首要考量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规划业务增长。
  在2月份的生产经营中,温氏股份共销售生猪260万头(其中毛猪和鲜品共计251万头,仔猪9万头)。由于2月份的实际销售天数较少,生猪产品的销量环比有所下降。此外,公司在基础生产管理和疫病防控方面表现优异,核心生产指标持续改善。2月份,公司的肉猪养殖上市率达到了93%-94%,显示出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深入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并建立内部排名机制,温氏股份成功将肉猪养殖综合成本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尽管市场猪价有所下降,但公司凭借持续降低的成本和高于同行的销售均价,继续保持养猪单头盈利的行业领先地位。
  交流活动中,投资者就多个问题与公司进行了深入探讨。关于仔猪外销业务,公司表示当前仍以肉猪育肥和销售为主,短期内不会将外销仔猪作为核心工作重点。为更好地利用现有种猪和种猪场产能,在不影响合作农户正常排苗计划和公司出栏规划的前提下,公司探索建立了灵活的仔猪外销渠道和体系,允许部分富余业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外销仔猪,从而提升经营灵活性。
  对于中长期肉猪销售量的规划,温氏股份强调将继续遵循“提质稳速、提升单产、卓越运营、盈利优先”的原则,将降成本和保盈利作为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业务增长。在生猪屠宰布局方面,公司目前拥有约500万头的竣工产能,另有200万头的在建产能。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屠宰产能布局。
  关于未来的猪价行情和猪周期变化,温氏股份认为猪价和猪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精确预测其变化趋势。因此,公司将更多精力聚焦于基础性生产管理工作,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只要公司能够保持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成本的优势,从长期来看,就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收益。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公司制定了2025年的投资计划,预计总投资额约为50亿元,主要用于生猪养殖小区、种鸡场、屠宰场和蛋鸡场等建设以及设备设施的升级改造。这一计划不包含种猪更新培育的投资。至于未来养猪行业的成本下降方向,温氏股份认为,随着行业整体疫病防控水平的提升,企业间成本差异将逐步缩小。未来降低成本的主要空间将更多依赖于精细化管理、育种技术、营养配方和数智化应用等方面的创新和投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