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养猪业进入微利时代:规模猪企的六大应对策略

近年来,养猪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受到供需关系、产能结构和政策导向等多重因素影响。文章分析了规模猪企在面对长期微利趋势时采取的六大应对措施,包括通过融资提升竞争力、清退低效猪场提高产能利用率、发展放养模式降低风险、加大海外布局寻找新增长点、抛售资产回笼现金流以及持续降本以穿越“猪周期”。这些策略旨在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元宵节后生猪市场供应与猪价变化

元宵节过后,国内生猪市场的供应与需求呈现出鲜明特点。供应端方面,尽管能繁母猪存栏量略有减少,但生猪出栏量保持高位;需求端由于节日氛围消退,消费需求进入季节性淡季。总体而言,供应压力使得生猪出栏量预计持续高位,而需求增长有限,猪价走势或将呈现回调后平稳的态势。

2025年2月生猪市场分析:二育抢猪现象及后市价格预判

本文分析了2025年2月份生猪价格波动及二次育肥(二育)入场情况,探讨了标猪与肥猪的价差变化、企业增重压栏策略、以及后市价格影响因素。文章指出,二育心态受标肥价差和市场预期影响较大,且3月份随着大猪供应增加,猪价可能承压下行,但达到二育心理预期时会再次反弹。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节后消费回落、屠宰场抵制高价猪源等因素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春节后生猪价格连续下降,农业农村部专家解读市场行情

本文报道了春节后全国生猪价格连续下降的情况,分析了生猪生产和市场行情的发展趋势。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尽管当前生猪产能充足,但受消费需求下降影响,预计上半年生猪出栏平均价格将低于去年同期。文章还介绍了农业农村部针对市场变化采取的措施,以引导养殖场户合理调整产能,避免盲目压栏,确保猪肉市场供需适配。

2025年生猪市场供需错配与价格走势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2025年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探讨供应端的产能扩张与结构失衡、需求端的疲软及替代品冲击、区域分化的现象,并对猪价走势进行预判。同时为养殖户提供精细化运营的应对策略,帮助其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

如何有效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养殖业节粮潜力有多大?

文章介绍了中国在推进养殖业节粮行动方面的举措和目标,重点讨论了饲用粮食消费占粮食消费大头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提效、开源和优化结构来减少饲料粮消耗的具体措施。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下降7%以上的目标,强调了低蛋白日粮技术、非粮饲料资源开发以及优质饲草种植等关键策略。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推动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缓解饲料粮供应压力。

农业农村部:专题研究稳定生猪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025年2月24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近期生猪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当前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趋近合理区域上限,新生仔猪数量和中大猪存栏量处于高位,近期猪价存在下行压力。同时,会议指出国内猪病疫情形势复杂,需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优化市场预警引导,稳定支持政策,强化疫病防控,严防严控饲料、兽药、屠宰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畜牧业传递信号清晰:稳产能、促转型、强链条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重点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文章详细介绍了文件中关于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肉牛及奶牛产业纾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及饲草生产和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这些政策既回应了当前畜牧业面临的困境,也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持,强调了短期纾困与长期转型并重的策略,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

根据近5年的数据,DeepSeek预测了3月的猪价(附推理过程)

本文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和趋势外推,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对2025年3月的生猪、猪肉和仔猪价格进行了预测。结合近期数据变化和可能的影响因素,预计生猪价格在15.5~16.0元/公斤区间,猪肉价格小幅回升至28.2~28.8元/公斤,仔猪价格继续上涨至38.0~39.0元/公斤。文中还探讨了不同预测方法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并考虑了季节性需求、成本传导等外部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养猪人注意!小猪价格跌势明显,抓猪前你必须知道的4大因素!

文章分析了当前影响仔猪补栏的四个主要因素:年前抓小猪高峰已过、今年猪价预期不高、年后饲料价格上涨压力大以及二次育肥的冲击。基于这些因素,短期内仔猪价格可能会出现明显下跌,建议养殖户谨慎决策是否抄底抓小猪,并对9月补栏和猪价预期进行合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