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生猪价格跌至2月份低点,标猪价格为14元/公斤。此时,二次育肥(简称“二育”)尚未集中补栏,对价格上行的支撑力度有限。然而,到了2月18日,标猪价格回升至15元/公斤左右,二育入场更为积极,甚至出现了抢猪现象。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 标肥价差分析
截至2025年2月18日,全国120公斤标猪与150公斤肥猪的标肥价差为1.35元/公斤。具体来看,北方市场的价差为1.20元/公斤,南方市场则为1.80元/公斤。
二育标肥价差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年前市场预期2月价格呈下降趋势,导致散户和二育集中出猪,使得年后大猪供应紧张,标肥价差拉大。其次,2月节后消费惯性回落,集团厂被迫压栏增重,部分集团公司的出栏体重从年前的118公斤左右增至目前的125公斤左右。
根据统计数据,历年从三月开始,随着气温回暖,大猪需求下降,标肥价差开始紧缩。因此,前期入手的二育需要抓住时间窗口期出猪。
### 二育心态分析
近期行情较为稳定,二育从观望转为分批先入20-30%进行补栏,担心价格反弹上涨后再入会得不偿失。当前二育的主要目的是增重,在标肥价差仍存在的情况下尽快出栏。此时二育进场,规划养40天左右,体重达到150公斤左右,计划在3月底至4月清明节出猪,以挣取标肥差利润。因此,当前时间节点是入手二育的重要时机,时间窗口有限。若再推迟入手,育肥重量可能达不到预期标准。南方较大的标肥价差驱使下,即便标猪价格在15元/公斤左右,二育入场的积极性仍然不减。
### 后市价格影响因素
后市影响价格变化的预期主要有以下四点:
1. **标肥价差变化情况**:标肥价差直接影响二育补栏出栏节奏和心态,是支撑二育入场的主要动力。
2. **企业增重压栏转为放量减重的出栏策略转变**:由于标肥价差存在,当前集团厂增重有更大的利润。但随着体重逐步增加,育肥成本上升,若标肥价差缩紧,增重风险较高,企业将转变策略为放量减重。
3. **猪价下跌带来的二育抄底反弹**:当前猪价仍有下行空间,大部分二育仍在观望,预计标猪价格达到14.00元/公斤时会有一批二育集中入场,但需考虑入场时机是否合适。
4. **消费支撑不足,屠宰端抵制高价**:节后消费惯性回落,毛白价差缩窄至4.49元/公斤。现阶段标猪价格在7.5元/斤,每宰一头猪大约亏损100元左右,屠宰场对高价猪源持抵制态度。
### 后市价格预判
现阶段生猪市场二育抢猪现象火热,但价格再上涨,二育入手意愿将减少;同时,价格下跌也会损害集团厂的利益。因此,预期短期内猪价将处于涨跌两难的境地。由此判断,2月份猪价低点在14元/公斤,均价在14.60元/公斤。
时间节点拉至3月后,前期标猪育肥已达到150公斤左右,大猪猪源相对不再紧张。预计随着出栏体重缓慢上涨,集团厂增重利润减少,届时将采取放量降体重的策略,猪价承压下行。预计3月猪价将下跌至14元/公斤,最低点可达13.5元/公斤。此时价位达到二育心理预期,开始集中入场,猪价将出现反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