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下半年生猪市场展望:价格震荡上行,供需博弈持续

我国上半年生猪市场盈利改善,下半年预计价格将震荡上升,源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导致的供应减少。然而,市场波动性增加,二次育肥和过度压栏等行为可能加剧价格波动。需求疲软和养殖端投机行为影响市场稳定性。建议养殖户审慎应对,适时高价出栏以保障收益。

生猪市场现状:需求疲软,屠宰企业压价,市场行情分析

当前屠宰行业遭遇困境,需求端疲软导致屠宰量减少,白条肉消费淡季,市场销售不畅。屠宰企业压低收购价格,养殖户出栏增加,生猪价格高位回调压力增大。尽管如此,供应端短缺和7、8月份供给缺口使得生猪市场总体趋势仍倾向于上涨。

美豆价格走低,国内豆粕市场延续弱势,成本因素影响市场情绪

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导致大豆期货下跌,全球大豆供应充足,新季产量前景乐观。市场受供需、成本、天气和空头因素影响,价格波动低位,投资者需谨慎。美国大豆成本跌破1136美分/蒲式耳,国内豆粕价格逼近3000元/吨,市场动态需密切关注。

生猪市场回调:猪价微跌,消费疲软,屠企承压

受屠宰企业调价影响,生猪市场价格在连续上涨后出现回调,主流价格超过19元/公斤。然而,市场需求疲软,尤其是潮湿天气降低了猪肉消费,导致市场对价格上涨的抵触情绪。同时,牛羊肉和禽肉价格、夏季果蔬的选择加剧了消费替代,使得屠宰企业面临显著的亏损压力。

2025年猪价展望:不确定性与市场动态分析

本文分析了2025年猪价的预测,基于2023年能繁母猪产能调整和2024年猪价趋势,预测2025年1月春节前猪肉需求可能推动猪价上涨。大型猪企与散户的养殖策略差异以及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将共同影响猪价走势,提醒市场过度看空可能为时过早。

2024年二季度生猪养殖业盈利回暖:价格、成本与盈利的三重奏

2024年第二季度,生猪养殖业呈现回暖态势,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等企业净利润增长。全国猪价上涨23.57%,推动养殖利润显著提升,平均利润达到287.97元/头。猪价上涨因2023年去产能和猪病导致的供应缺口,饲料成本降低也助力盈利。预计第三季度养殖将持续盈利,受季节性和出栏量影响。

猪耳朵发紫不一定是蓝耳病:三种常见疾病解析

文章探讨了猪耳朵发紫可能不仅仅是蓝耳病的症状,还可能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败血型链球菌和猪肺疫等疾病的表现。了解这些疾病的特征和防治方法,对猪群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畜牧业绿色低碳科技服务流动站试点工作总结与展望

2024年7月10日,全国畜牧总站在福建上杭举行工作交流活动,聚焦畜牧业绿色低碳科技服务流动站。会议旨在深化试点实践,解决畜禽粪污处理问题,探索可持续模式和循环发展策略,鼓励技术创新,以实现降低碳排放和污染的目标。下一步工作将着重于关键问题的解决和长效机制的建立。

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市场博弈或将影响未来走势

近期全国猪肉价格攀升,批发均价达到24.93元/公斤,但消费者反应冷淡,高温天气抑制消费。屠宰企业显现压价心态,市场预期养殖主体与屠宰企业将展开价格博弈。尽管供应短缺支撑猪价,但短期内上涨速度可能放缓,维持高位震荡,大幅回调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