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价格行情

生猪 11.75

较昨日下降 -0.09

玉米 2206

较昨日上涨 +5.00

豆粕 3110

较昨日上涨 +10.00

下载猪博士,订阅当地每日最新价格行情 订阅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地区 价格 比昨日
华东 上海 12.04 -0.06 华南 广东 12.56 -0.01
山东 11.98 -0.08 广西 11.15 -0.10
安徽 11.99 -0.04 海南 14.37 -0.02
浙江 12.22 -0.13 西南 重庆 11.29 -0.07
江苏 12.04 -0.09 四川 11.38 -0.11
福建 12.58 -0.14 云南 11.35 -0.09
华中 江西 11.66 -0.16 贵州 11.08 -0.13
湖北 11.54 -0.06 东北 黑龙江 11.63 -0.09
河南 11.89 0.00 吉林 11.51 -0.11
湖南 11.51 -0.06 辽宁 11.57 -0.20
华北 北京 11.99 -0.02 西北 陕西 11.60 -0.03
天津 11.99 -0.03 甘肃 11.63 -0.12
山西 11.66 -0.05 青海 11.72 -0.21
河北 11.86 -0.08 宁夏 11.81 -0.09

推荐     行情     动态     企业     技术     付费阅读    

“二师兄”逆袭!猪价连涨 已过至暗时刻?

自10月以来,生猪价格出现回升,受消费拉动及市场供应相对宽松影响,价格有所上涨。然而,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于正常水平,预计猪价在明年上半年可能不容乐观。贸易商和养殖企业通过运用期现结合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如生猪期货,来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实现利润稳定和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牛羊肉产业的发展现状、挑战与出路

本文探讨了我国牛羊肉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产量增长、消费结构变化、科技提升和优势产区形成。同时,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如供需缺口、种业技术瓶颈、生产成本上升等,提出了优化粗饲料资源、技术研发、育种机制完善、法规标准提升和西南地区培育等发展建议。

2021年中国卤制食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本文探讨了线上销售在卤制食品行业的局限性及发展趋势,指出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主要方向。随着网络零售的普及和物流发展,消费者倾向于网购肉制品,但卤制食品如鸭脖的即时性需求使其线下销售仍然重要。主要卤制食品企业如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加速线上布局,但营收占比存在差异。文章认为,尽管新渠道冲击传统销售,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推动卤制食品市场增长。

2021年10月全国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监测月报

2021年10月,中国16省(直辖市)猪肉价格报告显示,受供应过剩及节日需求不明显影响,猪肉价格环比上涨,同比下跌。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价格均有上涨,主要原因是终端消费季节性增加和规模养殖场出栏减少。四川和广东地区猪肉价格分别上涨和下跌,但同比跌幅收窄。文章详细分析了各地区猪肉价格变化情况。

2021年前三季度部分省市畜牧业数据统计

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多个省份的畜牧业表现出色,生猪出栏和存栏量普遍增长,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生猪养殖显著增加,家禽出栏量也有所波动。同时,部分地区如西藏牲畜存栏出现增长,显示整体养殖业复苏态势良好。各省份牛羊出栏和家禽养殖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和下降,反映出畜牧业生产的多元化和季节性变化。

我国猪肉需求对全球的影响

本文讲述了中国猪肉市场的最新动态,包括产量的快速增长、价格波动的影响、政府补贴政策、进口减少与消费变化,以及中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特别是对欧盟市场的出口转移和国内对供应多样化的追求。

肉制品企业抢跑入局3万亿预制菜市场

本文探讨了预制菜行业在年底消费旺季的升温,特别是肉食企业如双汇、金锣、龙大肉食、得利斯等纷纷布局预制菜市场以应对猪肉价格波动和寻求增长。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亿级别,具有高利润空间。各企业通过丰富产品线,如双汇的‘筷乐星厨’、温氏股份的海参鲍鱼鸡、圣农发展的‘圣农美厨’等,竞争激烈。肉食企业在预制菜领域具有天然优势,包括客户覆盖密集、供应链完整和原料优势。

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现状及方向

本文探讨了机械制造技术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分析了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包括管理、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技术的差距。着重研究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如操作便捷性、安全性提升和生产效率提高。未来发展趋势中,强调了智能化、绿色环保和技术微型化的重要性。文章指出,提升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关键,对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制造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猪周期能“熨平”吗?

这篇文章讨论了中国养猪行业面临的猪周期问题,尤其是2019年以来的超级猪周期,受到非洲猪瘟、环保限产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尽管行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但猪周期的供需波动、生物资产特性导致的滞后效应以及散户为主的集中度不高,使得行业仍然难以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文章分析了猪周期的形成原理,指出市场供需失衡是主要问题,同时探讨了国家政策和企业策略在试图‘熨平’猪周期中的作用,以及未来反周期调节的必要性。

用“以销定产 以产定养”模式实现生猪养殖和市场需求有效衔接

本文探讨了近期生猪价格的波动,以及非洲猪瘟对养殖业的影响。为平抑价格波动,提出了通过'以销定产'和'以产定养'模式建立生猪养殖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模式中,主销区与主产区企业签订长期供销订单,以稳定价格并降低风险。尽管存在资金问题和短期盈亏挑战,但该模式有望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猪瘟防控、产品质量安全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