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

新一轮“猪周期”上行到来——养殖场户扭亏为盈,头均盈利约300元

本文关注中国新一轮猪周期的上行趋势,湖北省生猪养殖业的复苏与市场影响,以及政策对能繁母猪存栏量的调整。在猪价回升和养殖效益好转的背景下,探讨了规模化、设施化养殖对产业韧性的增强,以及地方政府和农户如何应对市场风险和保障猪肉供应稳定。

猪周期变天!新范式下谁赢谁亏?

8月26日,牧原股份股价大涨近8%,市值突破3000亿元,背后与政策利好及生猪行业供需格局变化密切相关。近期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下行,多地生猪价格刷新年内新低,国家发改委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以稳定市场。中金公司指出,传统猪周期规律逐步失效,行业进入新范式,规模化养殖、政策调控和技术进步正重塑产业格局。本文深入分析猪业新趋势、投资逻辑转变及对消费者的影响。

猪周期“新常态”:微利时代,全产业链降本才是王道

本文分享了王祖力老师关于猪周期历史逻辑与现实变化的观点,分析了从2002年至2022年五轮猪周期的特点及成因,并探讨了当前第六、七轮猪周期的新特征。文章指出,随着规模化养殖的提升和调控能力的增强,未来生猪价格波动将趋于平缓,进入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的微利时代。同时提醒需关注可能影响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生猪期货四周年运行回顾:猪周期变了,企业聚焦风险防控

本文探讨了生猪期货在稳定养殖收益和管理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自2021年生猪期货上市以来,越来越多的养猪企业和养殖户参与其中,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文章详细介绍了永新畜牧等企业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分析了‘保险+期货’模式如何帮助中小养殖户稳定收益。此外,还讨论了大商所为提升市场参与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未来进一步深化产业端参与期货市场的期望。

生猪养殖行业迎来周期向上拐点,行业加速提档升级

文章详细介绍了牧原股份拟以30亿元至4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计划,并分析了生猪养殖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文中提到,在历经“超长猪周期”后,生猪养殖行业迎来周期向上拐点,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向好,持续降本增效,强化全产业链布局,加速提档升级。同时,行业正从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化、规模化养殖体系过渡,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猪周期”应对有方,新五丰三大举措稳价保供

2024年上半年,湖南省新五丰公司生猪出栏量达到197万头,同比增长54%,成为行业内增速较快的企业。面对持续上涨的猪肉价格和复杂的市场环境,新五丰通过科学养猪、技术创新和产能调控等措施,确保了生猪供应的稳定。文章还探讨了“猪周期”对行业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企业在“微利时代”需不断创新以求生存和发展。

新周期预警!7月母猪存栏显著增长!全国母猪或将超过4100万头高位!

8月以来全国猪价持续冲高,超过21元/公斤,带动生猪盈利水平达到800元/头。但随着母猪存栏量的连续增长,未来猪价或面临下行压力。文章分析了当前养猪行业的市场趋势、竞争态势及应对策略,强调了防非防疫和提升母猪生产效益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通过批次化生产和科学管理提高养猪场的竞争力。

重要信号!这次猪周期拐点真的来了?

文章探讨了当前猪周期可能的拐点,分析了猪肉价格上涨、猪企盈利改善、能繁母猪数量下降三个关键信号,以及这些变化对养猪行业的影响。尽管猪周期拐点临近,但企业仍需面对周期性波动的挑战。

生猪养殖集中度将大幅提升,新特征下行业如何应对“猪周期”影响?

随着7月份生猪交易均价创年内新高,市场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关注焦点转向了集中度提升和应对猪周期影响。预计到2025年,前十大养殖企业出栏量将占据市场总量近55%,集约化生产趋势明显。企业通过扩大规模、产业链拓展和‘逆周期操作’来应对周期波动,保证现金流健康和多业务发展将成为未来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