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价雷霆上涨!30省全线飘红!是情绪反弹还是趋势反转?11月涨势延续?

10月下旬生猪价格迎来显著上涨,但此轮涨势主要由情绪面和季节性需求驱动,而非供需根本性反转。本文分析猪价上涨背后的压栏、二次育肥等行为共振机制,揭示供应宽松格局未变及年底集中出栏的潜在风险,并为养殖户提供理性出栏、关注市场风向的应对策略。

生猪购销基本面偏空,猪价节后呈现快速下降走势

10月中旬,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低,进入‘5元时代’,较下半年高点回落超28%。受节日需求回落、集团猪企出栏增加及供需失衡影响,猪价面临‘破5入4’风险。本文深入分析9月以来猪价下跌原因,并探讨养殖端惜售、二育入场等积极信号对后市的影响。

猪价跌至年内低位,生猪产能去化成关键

尽管国庆中秋双节带动消费预期,但2023年10月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全国均价跌至年内新低,行业普遍陷入亏损。受前期产能偏高、供给充足及需求乏力影响,节假日对猪价的拉动效应减弱。主管部门推动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部分龙头企业已采取降重、控产等措施。分析师认为,产能去化仍需时间,短期猪价或继续承压,四季度腌腊旺季或带来小幅支撑,但反弹空间有限,2026年猪价回暖取决于去产能进度。

秋季养猪:环境、饲喂、防疫、分群管理要点

秋季养猪效益显著,得益于成本低、生长快、价格好和易变现等优势。本文详解秋季育肥猪管理要点,涵盖温湿度调控、科学饲喂、疾病防控及密度分群管理,帮助养殖户通过‘控温、保食、防病害、促增重’实现高效养殖与收益最大化。

陈瑶生|数据驱动下的生猪产业构建和价值

本文整理自中山大学陈瑶生教授关于数据驱动下生猪产业重构的演讲。文章探讨了在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冲击和政策调控背景下,中国生猪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养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通过分析小农户与大型企业两个极端案例,指出产业价值分享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强调未来养猪不再是简单的活猪销售,而是向‘猪肉工厂’转变,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成本控制与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演讲深入剖析了大数据、5G、人工智能在育种、养殖、屠宰溯源等环节的应用前景,提出构建覆盖全产业的数据生态体系,实现从种猪到消费端的全链条数字化闭环,推

蓝耳净化为什么要从后备猪流开始?

本文详细解析蓝耳病净化为何需从后备猪流开始,介绍蓝耳净化三大基础措施:后备猪内循环、空气过滤与阻断接触传播;阐述人员携带蓝耳病毒的消杀方法,深入讲解支原体引发的四种主要猪病及其临床表现,特别是猪肺炎支原体的症状与剖检特征;同时提供育肥后期发白猪的护理方案,并科学指导饮水加药的最佳时间段与持续时长(4-6小时),确保治疗效果并避免药物浪费或中毒风险。

10月14日猪价|二育托底,北方多地止跌回稳!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下跌至5.50元/斤,环比下降0.02元。海南最高价7.3元/斤,广西最低4.9元/斤。尽管多地猪价下行,但二育进场支撑市场,南北采购陆续开启,关注中大猪价格走势及区域出栏动态。

养猪生产一线技术汇总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新生仔猪中高发的梭菌病、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症状、发病阶段及防治方案。涵盖母源抗体的保护作用、疫苗免疫程序(孕母80-100天、乳猪14-21天等),以及针对革兰氏阴性菌与阳性菌的敏感药物治疗建议,如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青霉素联合用药方案,帮助养殖户科学防控保育阶段两大致死性细菌疾病,降低死淘率,提升断奶重与转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