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猪价“越涨越猛”!谁才能在这场猪周期的“赌局”中笑到最后?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内生猪市场的状况,猪价全线上涨,生猪养殖业呈现一致性看涨。同时,猪肉股的市场表现亮眼,畜牧养殖ETF连续七日的增长。尽管市场对猪肉行业的复苏持有坚定信心,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养殖成本、天气因素、非洲猪瘟等。文章最后强调,投资者应理性审视行业内部的复杂动态,把握好周期性与结构性机遇,以在猪周期的博弈中赢得先机。

涨!涨!涨!一地突破“10元大关”!养殖端盼涨情绪高涨!生猪均价会突破10元吗?

五月份猪价呈现涨跌拉锯的走势,然后升温,市场情绪再次点燃。猪价上涨的原因包括产能去化背景下市场看涨猪价前景,养殖端普遍呈现压栏惜售的情绪,及猪场产能扩张后现阶段空栏比重较大。尽管屠宰场订单较少,消费对于猪价有抑制的压力,但由于标猪供应偏紧,猪价底部支撑较强。后市猪价短期或有高频涨跌拉锯的走势,但基本面将以震荡偏强为主。北方市场生猪供应减少,南方生猪供应压力有所缓解,猪价上涨信号已逐步显现。

养猪亏本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养?养猪亏损为什么大家还在硬扛?

本文探讨了养猪行业在近两年面临的困境及养猪户坚持的原因。尽管行情不佳,许多养猪人仍选择继续经营,主要原因包括高前期投入、持续的猪肉需求、猪价波动的预期回升、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作为主要生计来源以及对疾病的严格防控措施。文章还介绍了如何通过科学手段提高猪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以应对常见传染病的威胁。

养猪业“新质生产力”:三大动能助推养猪大国“跃迁”养猪强国

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国从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智慧畜牧作为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生猪养殖向集约化、精细化、现代化转变。通过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形成了AI养猪新模式,提升了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文章还探讨了生物安全防控、智能环控、数智育种、精准营养和查情配种等关键技术突破,并强调了‘四链合一’的重要性,以实现从养猪大国到养猪强国的跃迁。

10月25日猪价:一夜反转!上涨动力不足,年底还有缺口?

2024年10月25日,中国养猪网发布的全国外三元、内三元和土杂猪的生猪价格及涨跌情况。外三元均价为17.58元/公斤,较昨日下跌0.02元/公斤;内三元均价为17.51元/公斤,同样下跌0.02元/公斤;土杂猪均价为17.15元/公斤,持平。文章详细列出了各地区的猪价变化,并通过玄田算法预测了未来几天的猪价走势,以及分析了当前市场供需对猪价的影响。

发改委:预计供需或略显僵持,猪价涨跌调整较为频繁,均价水平或环比微涨

2023年12月第二周,全国生猪价格下跌,头均亏损扩大至37.18元,因养殖单位出栏压力和天气影响。肉鸡价格保持亏损,每只亏损0.74元,市场需求疲软。蛋鸡养殖盈利虽有提高,但预计下周市场供需僵持,蛋鸡价格可能小降趋稳。各养殖板块价格将持续关注,但整体盈利状况欠佳。

温度骤降20℃!猪价暴涨1.98元?这回猪价要飙升起来了

本文分析了寒潮来袭对猪肉市场的影响,包括供应压力缓解、需求提升、腌腊需求增加等,预测猪肉价格可能企稳上涨。文章指出,尽管疫情和天气因素曾导致市场波动,但政府措施和节日需求等因素将推动市场恢复并保持良好态势。

猪怎么会得胀气病? 知道这几招再也不怕猪胀气!!!

本文介绍了猪胀气的多种原因,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和感染性便秘。防治猪胀气的关键是改善饲养管理,如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合理饲料选择与喂养,增加粗纤维比例,做好保温防潮,以及科学防疫。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科学的饲养方法和生物安全措施可有效减少胀气猪的发生。

自由采食小猪腹泻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了自由采食小猪腹泻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断奶后生活习惯改变导致的消化不适,二是饲料问题。还提到地面过凉和饲养环境不良也可能引发腹泻,而致病菌引发的腹泻相对较少。文章强调断奶前的准备工作和适宜的饲养环境对预防腹泻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腹泻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何正确给母猪驱虫?

猪市早读中提到,母猪体内寄生虫可导致营养不良、发情不调和奶水质量下降,而体外寄生虫则引起瘙痒和生育问题。驱虫方法包括使用透皮剂(对疥螨和体内蛔虫有效但不彻底)、拌料驱虫(如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连吃三周),以及外喷杀体外寄生虫(如双甲脒加除癞灵,每周两次)。结合拌料和外喷可提供更全面的驱虫保护,确保哺乳小猪免受感染,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