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9月上旬猪价同比降逾三成,产能调控成为生猪养殖行业关键词

产能调控成为当前生猪养殖行业核心议题。受猪价持续低迷影响,国家加强生猪产业调控,多家上市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积极响应,调减能繁母猪存栏、控制出栏体重、杜绝二次育肥。本文梳理政策动态、企业应对及市场前景,分析未来猪价走势与行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猪价小幅回暖,是反弹起点还是“昙花一现”?

2025年09月25日全国(15至19公斤)仔猪及外三元生猪价格行情走势分析,涵盖山东、新疆、湖北、河北、黑龙江、江苏等地白条肉报价。基于玄田算法的生猪价格预测显示:09月26日预测猪价为12.547元/公斤,短期或呈震荡调整格局。本文提供权威猪价数据来源与中国养猪网联合发布,供养猪从业者参考决策。

供应增加消费疲软,8月全国猪肉出厂价持续探底

2025年8月,全国16省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月均18.09元/公斤,环比跌5.5%、同比跌32.3%,为近26个月最低水平。受高温多雨、消费淡季及养殖端积极出栏影响,供应增加而需求疲软,导致价格持续走低,仅月末因出栏减少出现小幅反弹。区域上,广东(19.96元)最高,吉林(16.93元)最低,华南价格持续领先,东北居底。六大区价格全线下跌,同比跌幅普遍扩大,反映猪肉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

冲高回落后,8月猪价能否企稳?

本文分析了2025年7月至8月期间生猪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走势,探讨了生猪价格冲高回落的原因,包括政策引导、供需宽松、高温抑制需求等。文章深入解析了生猪产能变化、PSY提升对供应的影响、存栏结构变动、仔猪市场情况及养殖利润变化,并对后续猪价走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展望。

最新猪粮比价为5.94,跌破6

本文详细解读生猪收储的三级预警机制及收储标准。当猪粮比价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触发不同级别预警时,对应启动三级、二级或一级响应机制。收储旨在稳定生猪市场价格、调节供需关系并引导市场预期。收储操作由国家发改委主导,通过竞价交易方式进行,收储猪肉以冻肉形式储存并择机投放市场,实现‘低吸高放’,平抑价格波动。

8月20日猪价|情绪有所好转,局地猪价上涨!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为6.88元/斤,呈现小幅上涨趋势,北方地区主流价格稳定,河南猪价上涨,广东温氏挂牌价稳定在7.6元/斤。近期二育陆续进场,但终端需求依旧疲软,关注月底头部企业降重后是否缩量拉涨。

造成猪群食量突然大幅度下降的三大原因

本文详细分析影响猪采食量的关键因素,包括饲料适口性(干湿形态、粉碎粒度、粗纤维、盐分、甜味剂和酸味剂)、气味变化(香味剂、霉变、酸败、油脂及原料气味),以及生理相关因素(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抗生素、水分、能量水平)和环境疾病影响,帮助养殖户科学调控饲料配方与管理措施,提升猪群采食量和生长性能。

8月22日猪价|北落南涨,散户继续稳!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继续下跌,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6.91元/斤,环比昨日下跌0.01元/斤。全国范围内,7个地区上涨,14个地区下跌,7个地区保持稳定。南北价格分化明显,北方地区普遍下调,南方地区部分上涨。东北地区散户报价集中在6.5-7.0元/斤,河南大场价格下调,广东挂牌价格上涨。关注最新猪价动态,了解市场行情变化。

生猪产能调控暗藏哪些“稳市场密码”?竟成保民生促发展关键!

本文分析我国生猪产能阶段性偏高的现状及农业农村部实施的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措施,探讨调减约100万头能繁母猪对市场供需、猪价稳定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家统计局数据与雷达证券观点,解读调控政策对避免供过于求、防止猪价过度下跌的影响,并关注龙头企业如牧原在产能优化中的示范作用,展望生猪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径。

9月25日猪价|市场备货一般,标猪压力继续较大!

今日全国生猪收购均价稳定在6.34元/斤,环比持平,15个地区下跌,13个地区持平。东北、华北持稳,河南出栏价下调,广东大场稳定,市场节前氛围清淡,备货及二次育肥一般,标猪供应压力大,短期猪价难以上涨。关注最新猪价动态,掌握国庆前行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