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陈瑶生|数据驱动下的生猪产业构建和价值

本文整理自中山大学陈瑶生教授关于数据驱动下生猪产业重构的演讲。文章探讨了在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冲击和政策调控背景下,中国生猪产业正经历从传统养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刻变革。通过分析小农户与大型企业两个极端案例,指出产业价值分享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强调未来养猪不再是简单的活猪销售,而是向‘猪肉工厂’转变,核心竞争力将取决于成本控制与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演讲深入剖析了大数据、5G、人工智能在育种、养殖、屠宰溯源等环节的应用前景,提出构建覆盖全产业的数据生态体系,实现从种猪到消费端的全链条数字化闭环,推

养猪只要你记住三句话,保证你的猪秋冬不咳嗽,根本不需要用药!

想知道猪秋冬咳嗽不靠药物的解决方法?记住这三句话:保温、通风、用益生菌!即使猪已咳嗽,通过科学管理+伪狂犬免疫+替米考星、麻杏散和干扰素拌料7天,再配合益生菌延长使用,3天见效,15天搞定。来自一线兽医小东的实战经验,助力养猪人轻松应对秋冬季呼吸道问题。

北方持续稳,二育有进场!10月13日全国最新生猪报价

今日养猪业行情稳中伴跌,北方猪价稳定有涨,南方持续走弱,广西跌至4.8元/斤。消费疲软叠加散户出栏增加,集团缩量支撑价格回稳。10月供应压力逐步上升,短期或震荡调整,建议养殖户理性分批出栏,避免盲目压栏与二次育肥。

7年来最低猪价背后:三记耳光打醒整个养猪业!最后一点太扎心!

生猪价格跌破6元,全面进入‘5元时代’,养猪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本文深度剖析本轮猪价暴跌背后的三大根源:资本驱动下的产能过剩、失灵的猪周期预测模型,以及恶性内卷式的降成本竞争,揭示当前中国养猪行业的系统性困境与未来挑战。

“猪茅”上调2025年仔猪出栏量预测!生猪期价大跌 后市能否反弹?

国庆期间生猪市场“旺季不旺”,价格持续走低,期货主力合约跌至阶段性新低。受产能过剩、消费疲软及养殖端去产能力度不足影响,行业进入供强需弱的调整期。尽管政策频出调控产能,但能繁母猪存栏仍高于合理水平,后市猪价反弹空间有限,底部尚未确认,需关注出栏节奏与二次育肥动向。

生猪市场旺季不旺 周期磨底或将持续

国庆中秋双节未能提振猪市,生猪价格跌至近年低点,自繁自养与育肥模式全面亏损。受供应过剩、去产能进展缓慢及消费需求疲软影响,行业整体陷入“量增价跌”困境。分析指出,2026年前供应充足格局难改,猪价磨底或将持续。

猪价“5元时代”重现?底在哪?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下,国内生猪市场却表现疲软,猪价持续走低,标猪均价跌破11元/公斤,环比下降约10%。受集团猪企增量出栏、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及屠企开工率回落影响,市场供强需弱,猪价逆势下行。尽管北方部分散户出现惜售情绪,短期跌幅或收窄,但整体供需偏弱格局未改。

2025年9月营养快报 | 一句话总结6篇最新养猪动物营养科研文献

前沿养猪营养研究汇总:低蛋白低豆粕日粮净能需求明确,甘氨酰-谷氨酰胺显著改善仔猪生长与健康,喷雾干燥血浆增强保育猪免疫力,精准饲喂降低母猪18%赖氨酸摄入。同时综述水飞蓟素在猪禽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多项突破助力养猪业降本增效,提升生产性能与动物福利。

秋季养猪:环境、饲喂、防疫、分群管理要点

秋季养猪效益显著,得益于成本低、生长快、价格好和易变现等优势。本文详解秋季育肥猪管理要点,涵盖温湿度调控、科学饲喂、疾病防控及密度分群管理,帮助养殖户通过‘控温、保食、防病害、促增重’实现高效养殖与收益最大化。

母猪“空怀”之谜:一场由黄体主导的“乌龙妊娠”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猪假孕(伪妊娠)的临床症状、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母猪配种后未真正受孕,但出现类似妊娠的表现,如腹部增大、做窝、乳房膨胀等,最终无法产仔。常见原因包括黄体持续分泌孕酮、营养失衡、生殖道疾病、激素滥用和环境应激等。文章提供科学饲养管理建议,如分阶段饲喂、使用‘牲命1号’、短期优饲、驱虫防疫等,帮助养殖户有效预防和控制母猪假孕问题,提升繁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