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

供应端阶段性趋紧对猪价底部形成支撑 但制约因素仍在

本文分析9月初生猪市场供需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供应端受集团企业缩量出栏及养殖户压栏惜售影响趋于收紧,需求端受益于学校开学和集中备货有所回暖,支撑生猪价格底部走强。但中长期来看,供应过剩压力仍在,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需求利多驱动美豆或进一步走高 国内豆粕需求不佳压制价格区间震荡

近期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受多重利好提振,美豆需求旺盛推动期价突破1000美分/蒲式耳。受原料价格上涨影响,国内豆粕成本端获得支撑,但需求疲软导致现货价格预计在每吨3100-3200元区间震荡。本文结合NOPA压榨数据、USDA供需报告及豆油、生物燃料市场动态,分析大豆及豆粕价格走势。

生猪期货行情9月5日

本文分析当前生猪现货市场走势,昨日全国均价为14.03元/公斤,小幅上涨0.05元。河南、辽宁价格下跌,四川、广东上涨明显。展望后市,受出栏减少、开学季及天气转凉影响,需求预期改善,但散户生猪体重上升可能引发节前集中出栏,短期供应收紧提振价格,波动加剧,建议谨慎操作。重点关注11合约13500、01合约13800附近支撑位。

消费需求提振,9月猪肉价格有望小涨

本文分析9月猪肉消费回暖原因,包括天气转凉、开学季备货及中秋国庆节日需求,结合生猪出栏量微增1.29%、屠宰开工率和鲜销量上升等数据,预测猪价将环比小涨,但整体供需格局未变,涨幅有限。

开学效应褪去后猪价或止涨下滑

9月初猪价迎来上涨,主要受院校开学带动屠宰企业订单增加和生猪出栏减少影响。尽管短期内猪价上涨,但9月中上旬或止涨下滑,后期供应压力仍存,预计9月生猪出栏量环比增加,影响猪价走势。

批次化生产如何重塑养猪代养、放养新格局?

本文详细分析了自2016年以来母猪批次化繁殖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生猪养殖格局的深远影响。非洲猪瘟疫情加速了养殖模式向批次化、专业化转型,推动了“公司+家庭农场”等代养模式的普及。通过实现仔猪供应标准化、生产管理程序化、生产周期同步化及经济效益规模化,批次化生产有效提升了养猪效率与生物安全水平。同时探讨了专业育肥代养模式在山东及全国主要养猪大省的应用与成效,并指出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母猪产前保健是关键:一文说清如何有效预防母猪便秘

母猪便秘是猪场常见问题,约60%的母猪会出现此现象,尤其在夏季更为普遍。母猪便秘不仅影响食欲,还可能导致脱肛、子宫炎、难产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影响生产成绩。本文详细分析了母猪便秘的原因,包括环境、营养、毒素、疾病及生理因素,并提供多种防治方法,如植物油灌服、硫酸钠灌服等,帮助养猪户科学应对母猪便秘问题,提升养殖效益。

近期猪价止涨回落 行业积极调减产能---全年养殖有望继续保持盈利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生猪生产与消费国,当前正处于第6轮‘猪周期’。近期生猪价格阶段性回落,主要受供给充裕、夏季消费疲软及出栏量增加影响。农业农村部加强产能调控,推动调减能繁母猪数量,牧原集团等大型养殖企业积极响应,优化生产结构。行业生产效率提升,养殖持续盈利。随着节日消费和腌腊需求临近,叠加政策支持,猪价有望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