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行情

猪价6连跌!官方再度启动中央储备猪肉轮储!“7元猪价”能否守得住?

春节后猪价出现下跌,全国生猪均价低于养殖成本线,春节前猪价曾达到阶段性新高。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政策实施,显示政府调控市场。猪企预期2024年市场行情乐观,但目前供大于求,受季节性需求减弱和产能去化影响,猪价短期难有明显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被视为行业去产能的积极信号,但供应压力仍需时间缓解,预计2024年上半年猪价可能继续承压,全年可能较2023年乐观。

猪价跌势不减,反弹空间不及预期

本文分析了近期生猪市场的供需状况,指出短期猪价跌势不减,市场供应充足但需求支撑有限。屠企宰量和鲜销率微降,冻品库存维持平淡,终端消费表现欠佳。仔猪价格持续下调,养殖户补栏意愿低,集团场仔猪资源充足。此外,二育情绪较为谨慎,预计10月之后可能有二育进场。文章还提及了国庆期间的市场预期及对后期猪价的影响。

累计下降5.56%!猪价连跌四周,发改委:将继续下降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2024年11月第2周猪料、鸡料、蛋料比价》报告,显示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5.61,环比下降2.94%。预计下周生猪市场将延续供多需少格局,猪价将继续下降。文章分析了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情况及未来走势,并引用华西证券和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的观点,探讨了新一轮冷空气对猪肉消费的影响以及未来猪价的可能变化。

中型养殖场心态转变,未来市场大猪供应占比或相对紧缺?

2024年以来,随着养殖盈利的提升,大型规模场补栏心态增强,产能增幅明显;而中型养殖场补栏速度不及预期,产能同比下滑。8月份数据显示,样本企业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均增加。大型规模场加快补产能,而中型养殖场多进行短线操作,导致市场短时供应节奏变化加快。未来,产能或逐渐向规模养殖集团集中,中型养殖场的退市可能影响大猪供应,且短线二次育肥操作增加亦或导致市场短时供应变化。

缺猪!下半年猪价还能上涨吗?

8月4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9.99元/公斤,南方多省猪价突破11元/斤。由于供应偏紧、二次育肥入市增多及消费预期改善,猪价持续上涨。养殖户和企业需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潜在风险。文章分析了当前猪价上涨的原因及未来走势,并探讨了影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猪价大跌25.29%,南北又是“一片绿”,市场发生了啥?!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生猪市场的近期走势,特别是传统猪肉腌腊高峰期间猪价的显著下降情况。文章指出,尽管消费需求进入旺季,但受供应端出栏情绪增强和部分区域腌腊高峰已过的影响,猪价呈现断崖式下跌。南北地区猪价普遍下降,支撑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消费需求转弱、屠宰场订单减少以及竞争性出栏增加等。未来1-2日,预计北方市场猪价可能止跌上涨,但整体趋势仍面临下降风险。

四季度需求有望改善,年内生猪价格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

近期生猪期货价格重返下跌行情,主要受供给端出栏压力增加和终端需求不佳影响。尽管如此,四季度作为猪肉消费的全年旺季,生猪价格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预计维持区间震荡。2024年以来,生猪价格上涨、饲料成本下降,行业养殖利润逐步增加,未来盈利时间的持续性可能超出市场预期。文章分析了生猪市场的供需变化及未来走势,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数据和专家观点。

生猪供应依然充足,年底旺季或支撑猪价上涨

文章分析了2023年9月份以来白条猪肉价格的波动情况,尤其是中秋节前后价格的显著变化。9月份由于需求缩减和出栏量增加,猪肉价格震荡下滑,且中秋节后降幅加大、降速加快。10月份受二次育肥影响,屠宰成本可能小幅提高,但终端需求不振,掣肘价格上涨。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能繁母猪存栏、生猪供应及未来市场预期,指出四季度供应压力低于2022年,但需求端不确定性较大,可能抑制猪价上涨空间。

最新猪肉进口情况:连续14个月同比减少,前8月猪肉进口量同比减少40.5%!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中国肉类(含杂碎)进口56.5万吨,环比增长5.6%,为近5个月最高进口量;其中猪肉及猪杂碎进口20.11万吨,环比增长7.2%,连续2个月环比增长。2024年1-8月,中国肉类(含杂碎)进口440.0万吨,同比减少13.9%;其中猪肉及猪杂碎进口149.87万吨,同比减少23.1%。同期,中国肉类(含杂碎)出口39万吨,同比增长45.1%。文章来源于猪好多平台,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