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仔猪粪便中轮状病毒检测到阳性正处于感染时,防控关键措施清单如下:


一、已检测出轮状病毒仔猪的紧急处理措施

1、隔离治疗:阳性仔猪单独饲养,指派专人护理,避免与其他健康仔猪接触,接触阳性猪人员要避免与其他仔猪直接接触。


2、对症治疗药物及用法

①补液防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含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等成分),每2~3小时喂服1次,每次5~10毫升,严重时可通过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10~20毫升,每日2次,预防脱水休克。


②调节肠道菌群:口服益生菌制剂或含有益生菌的添加剂(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每次1克,每日2次,帮助修复肠道黏膜屏障。


③控制腹泻症状:可口服蒙脱石散,每次0.5克,每日2~3次,吸附肠道内病毒及毒素,减轻腹泻程度(注意与益生菌间隔2小时服用),也可使用中药防腹泻(马齿苋粗提物)。


④防止继发感染:使用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或多胺类(硫酸粘杆菌素)抗生素肌注防止继发感染。


3、环境紧急消毒:对阳性仔猪原栏舍、接触过的设备(如保温箱、食槽)及周边区域,用2%氢氧化钠或0.5%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彻底喷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擦干,每日消毒2次,连续7天。

二、其他健康仔猪的预防操作

1、免疫强化:立即为所有3日龄仔猪口服猪轮状病毒弱毒疫苗,剂量按说明书执行,借助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主动免疫。


2、被动免疫补充:对母源抗体可能不足的仔猪,可注射猪轮状病毒高免血清,每头仔猪1~2毫升,肌肉注射,快速获得被动保护。


3、饲料与饮水调理: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维生素C+黄芪多糖,连续饮用10天,增强仔猪体质,提升免疫力;饲料保持新鲜,避免霉变,可少量添加益生菌。


4、环境与饲养管控:


①加强带猪消毒,改用复合季铵盐类消毒剂,每日1次,消毒时避开仔猪口鼻。


②严格控制产房温湿度,3日龄仔猪所处环境温度维持在32~35℃,相对湿度60%~70%,避免低温高湿应激。


③禁止人员交叉流动,进入产房需更换专用衣物、鞋子,并用消毒剂洗手。


5、每日监测:每日观察其他仔猪的精神状态、粪便性状,对出现疑似腹泻症状的仔猪,立即采集粪便拭子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三、环境消毒

1、选择有效消毒剂:优先使用对病毒杀灭效果强的干燥消毒剂,或2%~3%氢氧化钠溶液、过氧乙酸类消毒剂,按说明书浓度稀释后,对猪舍周围进行全方位喷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定期带猪消毒:养殖期间,每周进行1~2次带猪消毒,选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复合季铵盐类),避免损伤仔猪呼吸道黏膜,消毒时确保栏位、地面、仔猪活动区域均被覆盖。

3、空栏彻底清洁:猪舍清空后,先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墙面、栏位及设备,重点清除粪便、饲料残渣等有机物,避免有机物影响消毒效果。


四、注意事项

①所有药物使用前需确认无过敏风险,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剂量和用法,避免药物过量损伤仔猪肠道。


②带毒的粪便需要严格消毒灭源,防止病毒扩散。


③记录每日治疗及预防操作情况,包括仔猪健康状况、药物使用量、消毒频次等,便于后续追溯调整。


④患病仔猪发病时停止吸乳30h(发病仔猪乳糖吸收差,易促进肠道细菌生长),改喂含抗生素及糖的电解质,有助于康复。


⑤轮状病毒会导致少数仔猪失水或大肠杆菌等继发感染出现死亡,一般感染能在3-4d内自主康复。


【版权声明】来源:养猪小邹。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