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技术服务中,频繁被问到一个问题:“猪舍内育肥猪泪斑严重,眼睛还发红,但鼻子看起来又没变形,是通风问题还是疾病导致的?” 这个问题非常典型,它恰恰是猪群健康管理的指标。今天,我们就抛开泛泛而谈,用数据和逻辑,深挖这个问题背后的真相。

01


泪斑与眼红的形成原因?



泪斑是如何形成的?

泪斑本身不是病,而是泪管堵塞和炎症的产物。猪的泪液通过鼻泪管排入鼻腔。当鼻泪管因炎症(如鼻炎、鼻腔结构异常)而堵塞时,泪液只能从眼角溢出。泪液中的蛋白质、酶类等物质与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结合,氧化后形成褐色的泪斑。

眼红意味着什么?

眼红(结膜充血)是眼部炎症的直接表现。它可能由刺激性气体、粉尘等物理化学因素直接刺激引起,也可能是全身性感染或发烧导致的局部血管反应。

关键核心:

鼻子如果没有变形,可以大概率排除典型的、急性的萎缩性鼻炎。但这恰恰让我们需要将目光转向更隐蔽的亚临床感染和环境管理。

02


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



为了系统性地厘清问题根源,我们首先通过以下诊断流程图来梳理排查思路:


接下来,我们依据流程图中的路径,对各类病因进行深入分析。

一:疾病因素(特别是亚临床感染)

当猪群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时,猪只并未表现出典型的、剧烈的发病症状,但免疫系统正在与病原体进行抗争,泪斑和眼红就是抗争的外在体现。

1. 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根)

猪圆环病毒2型(PCV2):这是导致泪斑最常见的元凶之一。PCV2会严重破坏淋巴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数据显示,在出现泪斑的育肥猪群中,PCV2的阳性检出率可高达60%以上。感染猪只表现为体质虚弱,易继发其他细菌感染,泪斑是其特征性外观症状之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蓝耳病毒同样是一种强大的免疫抑制病毒。它会引起猪群持续的病毒血症和炎症反应,导致肺部易感,同时也会出现眼睑水肿、结膜潮红等症状。

2.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组成部分

败血性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慢性支原体肺炎是猪场的“老赖”。它虽不致死,但会严重破坏呼吸道纤毛的清洁功能,导致病原体和灰尘易于滞留。鼻腔和眼部的炎症相通,鼻腔的炎症极易蔓延至鼻泪管,引起堵塞。有研究表明,在支原体阳性的猪场,泪斑的发生率是阴性场的2-3倍。

副猪嗜血杆菌(Hps)、巴氏杆菌等:这些细菌常在病毒打开“通道”后趁虚而入,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全身性炎症,发烧是常见症状,眼红便是全身反应的一部分。

3. 其他传染病

猪瘟(CSF):虽然在我国已不普遍,但经典猪瘟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结膜潮红和脓性分泌物。在任何时候,这都是一个需要警惕的关键疾病。

二:环境与管理因素

我们可以形象的比喻:如果疾病因素是“子弹”,那么恶劣的环境就是“扣动扳机的手”。所以,很多时候,环境问题是原发因素,为疾病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1. 栏舍空气质量

氨气(NH₃):这是猪场第一杀手。氨气极易溶于水,它会直接刺激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导致眼睛红肿、流泪。当栏内氨气浓度超过25ppm时,猪只会不自主流泪;超过50ppm,泪斑和结膜炎的发生率会急剧上升。 遗憾的是,很多猪场夜间氨气浓度远超此值。

硫化氢(H₂S)、二氧化碳(CO₂):这些有害气体共同形成“闷、臭、湿”的恶劣小气候,持续挑战猪的呼吸道和眼部防御能力。

2. 粉尘

饲料粉尘、粪便干燥后形成的粉屑会随风飘散,直接落入猪的眼睛里,成为物理刺激物,引发炎症和泪液分泌增加。

3. 饲养密度与应激

过高的饲养密度不仅加剧了空气污染,更会导致猪只争夺资源,产生持续的应激。应激会释放皮质醇,抑制免疫功能,使猪只对亚临床感染的病原更加易感。

4. 饲料霉变

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会造成肝脏和肾脏的损伤,而肝脏是解毒和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肾受损会影响体内毒素的排出,也可能加剧眼部病变。

03


如何判定主因?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和鉴别,我们可以参考以下临床特征分析表:

育肥猪泪斑/眼红问题鉴别诊断表(点击图片放大)

如何判定?

看普遍性:如果是个别猪只出现,可能是个体疾病或局部刺激。如果是大群爆发,首先怀疑群体性疾病(如PCV2、PRRS)或环境问题。

看其他症状:结合上表中的“典型伴随症状”进行判断。例如,同时有咳喘、消瘦,强烈指向PCV2或支原体。

看用药/免疫史:回顾疫苗免疫情况(如圆环、支原体疫苗是否接种),近期是否经历过高强度应激(如转群、换料)。

实验室确诊:最终的确诊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可采集血液进行抗原/抗体检测,或剖检典型病猪送检。

04


如何解决?


一、针对环境问题

通风为主:安装定时器或温控通风系统,确保通风量。原则是“无风无贼风,小风不断线”。冬季在保温的同时,每天也必须保证一定的通风次数。

防潮降氨:及时清理粪便,保持栏面干燥。使用吸水性的垫料或舍内除湿机。饮水器不漏水。

控尘减敏:改用颗粒适中的饲料,在饲喂时轻洒慢加。定期带猪喷雾消毒,既能杀菌也能沉降粉尘。

优化密度:育肥猪建议占栏面积至少为0.8-1.0平方米/头。


二、针对疾病问题

方案一:基础保健与免疫调节方案(适用于日常预防或轻微症状期)

此方案侧重于扶正固本,增强猪群基础抵抗力,成本相对较低。

核心成分:中草药提取物/多糖类免疫增强剂 + 维生素/氨基酸

目的: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抗病毒,抗应激,保护肝肾。

具体组合:

黄芪多糖粉(或灵芝多糖、香菇多糖等):400-500g/吨饲料,全程或定期添加。黄芪多糖被证实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干扰病毒复制。

优质电解多维:500g/吨饲料,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要足。维A保护上皮细胞(呼吸道、眼部黏膜)完整性;维C抗应激;维E抗氧化。

甘草颗粒:1000-2000g/吨饲料,具有类激素样抗炎、保肝解毒的作用。

用法:此方案可作为基础保健,在转群、换料、气候突变等应激前后连续使用7-14天。

方案二:呼吸道综合征防控方案(适用于泪斑、眼红伴有零星咳嗽、生长不均)

此方案直接针对最常见的细菌性继发感染,是解决亚临床问题的核心方案。

核心成分:替米考星/泰万菌素 + 多西环素

目的:协同作用,高效防控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呼吸道病原。

优势分析:

替米考星:在肺部组织靶向聚集浓度高,对支原体、副猪、巴氏杆菌高度敏感。最新研究表明,替米考星对蓝耳病毒(PRRSV)有一定的抑制复制作用,这对由蓝耳病引发的泪斑问题尤为对症。

泰万菌素:与替米考星同类(泰乐菌素类衍生物),对支原体效果优异,同样具有抑制蓝耳病毒的作用。

多西环素:广谱抗生素,对支原体、附红细胞体、波氏杆菌等均有良好效果,与替米考星/泰万菌素联用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扩大抗菌谱,防止耐药。

具体用量(仅供参考):

替米考星(20%):1000-1500g/吨饲料

多西环素(10%):1000-1500g/吨饲料

用法:脉冲式给药。连续使用7-10天,停药3-4周,可根据情况再使用7天。这种用法能有效降低栏内病原压力,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方案三:强化解毒与血液净化方案(适用于疑似霉菌毒素影响或猪群皮毛粗乱、苍白者)

此方案作为上述方案的补充或加强,重点解决毒素累积问题。

核心成分:优质脱霉剂 + 保肝药

目的:吸附霉菌毒素,减轻肝脏负担,修复肝脏功能。

具体组合:

改性硅铝酸盐类/酵母细胞壁提取物脱霉剂:全程添加1000-2000g/吨饲料,具体可根据毒素按说明添加。选择能广谱吸附黄曲霉、赭曲霉、玉米赤霉烯酮等常见毒素的产品。

肝胆颗粒(主要成分:茵陈、栀子、柴胡等):1000-2000g/吨饲料,每月使用7-10天。

或添加葡萄糖醛内酯:1000g/吨饲料,促进肝脏解毒。


【版权声明】来源:惠养猪。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