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母猪管理要点

一、核心目标

防寒保暖,减少应激,保证营养,防控疾病。

二、具体管理要点

1、环境控制 -- 重中之重

保温:临界温度: 妊娠母猪最适温度为18-21℃,哺乳母猪为20-22℃。当舍内温度低于16℃时,必须采取升温措施。措施: 检查并密封门窗、卷帘,防止贼风。使用热风炉、暖风机、地暖、保温灯等设备升温。产房和保育舍是保温的重点区域。“贼风”是隐形杀手: 贼风会使猪的体感温度下降3-5℃,必须彻底封堵墙缝、地沟等进风口。

通风:矛盾与平衡:保温常导致通风不良造成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湿度增大,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2、解决方案:

1)、定时通风: 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中午时段,进行短时间的强制通风。

最小通风: 使用变频风机,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低速通风,确保空气新鲜的同时温度波动最小

原则: 以“人进入猪舍后不感到刺鼻、刺眼”为基本标准。

2)、防潮:

高湿度会大大增加母猪的寒冷感,并利于细菌滋生。及时清理粪尿,防止水管漏水。

3、饲养管理

1)、营养调整:提高能量水平: 寒冷环境下,母猪维持自身体温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在日粮中适当提高能量浓度(如添加1-3%的植物油或膨化大豆),或适当增加饲喂量,尤其是对哺乳母猪

2)、保证饲料品质: 严禁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应在饲料中添加有效的脱霉剂

3)、饮水管理:确保饮水器水压充足,水温适宜(最好在16-20℃)。过冷的水会消耗母猪体热,并可能导致饮水不足,影响采食量和泌乳量。

4)、饲喂方式:

可以尝试使用温水拌料,既能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又能为母猪提供额外的热能。

定时定量,避免剩料,以防冰冻或变质。

3、繁殖管理

发情鉴定与配种: 冬季节光照时间短,可能影响母猪正常发情。应保证舍内光照时间(每天14-16小时),并加强发情鉴定,适时配种。

减少应激:转群、免疫等工作应安排一天气较好、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操作要温和,避免剧烈驱赶。

4、产房管理:

母猪进产房前,务必对产床、保温箱。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和干燥。产前准备好保温灯、电热板、接生用品等,确保仔猪出生后能立即处于32-35℃的温暖环境中。

5、疾病防控

免疫接种:重点做好猪流行性腹泻(PED)、传染性胃肠炎(TGE)、轮状病毒等高发腹泻病的疫苗免疫。通常采用“跟胎免疫”,即在母猪产前4-6周和2-4周各免疫一次,使初乳中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同时,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场情况,做好猪瘟、伪狂犬、蓝耳病等基础免疫。

6、生物安全:

1)、·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加强人员和物资的消毒,防止外来病原传入。做好灭鼠、防鸟工作,它们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

2)、保健与监测: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保健药物(如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等),增强母猪抗应激和抗病能力,

每天仔细观察母猪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粪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隔离、诊断和治疗。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